抗肿瘤药物筛选问题研究

抗肿瘤药物筛选问题研究

ID:10573844

大小:28.0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07

抗肿瘤药物筛选问题研究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抗肿瘤药物筛选问题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抗肿瘤药物筛选问题研究摘要: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常见疾病,寻找有效的抗癌药物与方法,彻底攻克癌症,是世界医学界重要的研究课题。在肿瘤治疗中,传统的放、化疗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造成机体骨髓抑制和免疫功能低下,毒副作用强大。天然药无论在减轻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防止复发转移、延长生存期,还是在与放化疗配合、增效减毒等方面都有很好的效果。为了克服传统的放、化疗所带来一系列弊病,近年药学工作者不断地探索,应用植物药进行治疗肿瘤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领域。研究表明,全球应用175种抗癌药物中,有57%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天然产物。但是全球的高等植物中仅6%

2、做过生物活性筛选,15%经过植物化学的评价,不到10%的药用植物经过详细的药理研究。所以,从天然产物研发创新药物的潜能十分巨大。但是如何有效地从数目庞大的天然产物中找到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分子,是目前药物研发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之一。因此,需要建立合理的抗肿瘤药物筛选的方法和系统以及找到更高效、更简便的筛选模型。本文在系统查阅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就天然抗肿瘤药物筛选方法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天然抗肿瘤药物筛选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学指导。6关键词:天然药物;肿瘤;筛选方法【中图分类号】R969.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

3、)08-0259-021动物移植性肿瘤实验法1.1概况:迄今为止,动物移植性肿瘤实验法仍是最通用的方法。现有移植性肿瘤接种成功率高达100%,可在同一时间内获得大量(几十至数百只或更多)生长相对均匀的肿瘤,以供实验所需。动物多选用小鼠,偶亦见大鼠和地鼠,均雌雄皆可,但每批实验只用一个性别;一般给药7~14d,在第8~15天可解剖动物获得结果。该方法可以判断在动物耐受剂量下,药物是否有明显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这是任何体外试验不能代替的,其结果可作为判别抗癌药物临床疗效的有意义的根据。6药物抗肿瘤筛选时,最好采用3种瘤株,即肉瘤、腹水性肿瘤和白血病株,国内常

4、采用S180、艾氏癌腹水型和小鼠白血病株。然而,一种药物未必对各种类型的动物移植性肿瘤都有效,选择单一瘤株来筛选可能漏筛药物,特别是动物肿瘤的生物学特点与人的有较大差距时,假阴性的可能性更大。因为动物瘤株恶性程度高,生长迅速,对药物的敏感性比人类自发的癌瘤高得多,因此认为本法的命中率低。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为了要寻找对人癌特定细胞有效的药物,采用人癌(主要是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肝癌、胃癌等)细胞株经体外试验法初步筛选有效的药物,然后将人癌细胞接种到T细胞免疫缺陷的裸小鼠或免疫抑制小鼠造模,以确证药物对人癌的作用。我国对新药在以上第一轮筛选有效

5、的基础上,也推荐人癌细胞异种移植模型进行第二轮筛选。1.2瘤株选择: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肿瘤药大多首先经动物移植性肿瘤筛选而发现的,从寻找新药角度看来,按照我国目前条件和情况,筛选细胞毒类药物可选用肉瘤S180实体性、艾氏癌腹水型(EAC)、肝癌Hep腹水型(HAC)或实体型(H22)、Lewis肺癌LL、白血病P388或L1210、黑色素瘤B16、肉瘤S37、肠癌C38、C26及瓦克癌肉瘤W256等。1.3疗效评价1.3.1实体瘤:天然药抑制率大于30%,化学药大于40%,且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时,认为有苗头,需继续重复,连续3次,疗效稳定,则评定此药

6、有一定疗效。1.3.2腹水性肿瘤:实验期间逐日记录动物的死亡情况。模型对照组动物通常在2~3周内全部死完,个别存活时间太长需剔除,但各组亦应相应剔除一只。如治疗期间模型对照组动物于7d内死亡超过20%,表示实验失败;反之,若对照组20%动物存活4周以上,实验亦应作废。治疗组观察时间一般为30d(生存超过此限者,仍按306d计算)。其疗效以生长延长率表示,计算公式如下:生长延长率(%)=(T/C-1)×100%,其中T指给药组平均存活时间,C指模型对照组平均存活时间。2肿瘤细胞体外筛选法细胞生物学、分子药理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等学科的发展为药物筛选提供

7、了新的方向。细胞水平的药物筛选模型具有材料用量少、药物作用机制比较明确和大规模筛选等优点。目前,在细胞水平上对抗肿瘤天然药物的筛选主要是采用选取几种肿瘤细胞系,以培养细胞为实验模型,用结晶紫染色测定法、噻唑蓝(MTT)法、丽丝胺罗丹明B(SRB)法等检测天然药物及其提取物或单体的体外抗肿瘤作用。3作用微管蛋白的天然抗肿瘤药物的筛选方法微管是由仅αβ微管蛋白异二聚体聚合而成的管状聚合物,是真核细胞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微管参与许多细胞功能,包括维持细胞形态、胞内物质的运输、细胞器的定位、鞭毛和纤毛的运动、染色体运动和细胞分裂等。无论是促进微管蛋白聚合、稳定已

8、形成的微管类药物,还是以抑制微管蛋白聚合类药物都通过影响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