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欢化理论与《水浒传》阐释的论文

狂欢化理论与《水浒传》阐释的论文

ID:10576045

大小:5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7

狂欢化理论与《水浒传》阐释的论文_第1页
狂欢化理论与《水浒传》阐释的论文_第2页
狂欢化理论与《水浒传》阐释的论文_第3页
狂欢化理论与《水浒传》阐释的论文_第4页
狂欢化理论与《水浒传》阐释的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狂欢化理论与《水浒传》阐释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狂欢化理论与《水浒传》阐释的论文论文关键词:《水浒传》狂欢化理论禅宗思想市民趣味  论文摘要: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为人们解读文学作品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从狂欢化的视角解读《水浒传》无疑会有新的理解生成,但是这些理解却是不确切的。对《水浒传》中有关现象的解读应该以具有民族特色的禅宗思想和阳明心学为指导,这比狂欢化理论更符合小说的实际情况。自从20世纪80年代原苏联思想家、文艺理论家米哈伊尔·巴赫金的狂欢化文学理论传人中国,在文艺评论界就有不少学人利用这一理论对中国文学进行解读。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源自他对西方酒神文化和民间文化的考察,尤其是对西方狂欢节的考察。巴赫金说:“在狂欢节中,人与人之间

2、形成了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通过具体感性的形式、半现实半游戏的形式表现了出来。这种关系同非狂欢式生活中强大的社会等级关系恰恰相反。人的行为、姿态、语言,从在非狂欢式生活里完全左右着人们一切的种种等级地位(阶层、官衔、年龄、财产状况)中解放出来……”〔’〕狂欢节是欧洲历史悠久的节庆活动,后来形成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文化形式,即狂欢式,其主要精神表现为消除距离、颠覆等级、平等对话、自由坦率、戏谑衷读和讽刺。巴赫金认为,狂欢节的种种形式和象征,对文学的体裁、艺术思维、语言表达等方面都有着重大的影响。.狂欢化文学就是狂欢式内容在文学领域里的渗透和文学语言的表达。狂欢化是西方民间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巴赫

3、金对狂欢化的考察也是从这个角度着手的。“巴赫金的狂欢化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弗朗索瓦·拉伯雷的创作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文化》中,他联系拉伯雷的《巨人传》对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文化进行了考察,指出了它们的狂欢节世界感受基础(诙谐文化)和怪诞现实主义的审美特征。狂欢化世界感受也有着其突出的全民性、自由性、乌托邦性和对未来的向往。”巴赫金“狂欢化理论的现实基础是和官方的、教会的思想相对立的民间诙谐思想,它的美学观念是怪诞现实主义。狂欢化艺术是对物质—肉体根基本身的深刻的肯定,有着摆脱了为抽象理论服务的怪诞形象和诙谐风格,因此它是欢快、解放、再生的。‑}z}按照巴赫金的狂

4、欢化理论,狂欢文化中的“诙谐”精神具有颠覆的作用,它对权威、正统具有“脱冕”的作用。狂欢文化的核心就是“加冕—去冕”,这就如同《渔夫与金鱼》的故事那样。〔’j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论》中指出:“国王加冕和脱冕仪式的基础,是狂欢式的世界感受的核心所在,这个核心便是交替与变更,死亡与更生。”这一点在《水浒传》中却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梁山泊众英雄聚义难道就是“加冕”吗?梁山泊好汉接受朝廷招安之后征大辽、平方腊也不能说就是“去冕”吧!《水浒传》中鲁智深大闹五台山或许也带有“诙谐”的色彩,然而其叙事不是用来颠覆权威和正统,而是以禅宗的思想和精神来塑造鲁智深这位不像和尚却胜似和尚的活佛形象。虽然狂

5、欢化理论向人们提供了一种透视《水浒传》的新视角,然而把《水浒传》看作是市民狂欢文化的产物或以西方狂欢化文学理论来阐释这部小说总是不那么地道,总让人觉得有些“隔”。仔细体味《水浒传》中的叙事话语,不难发现其中的表达其实就是说书艺人为了娱乐市民听众而有意识进行的渲染、夸张和铺陈:为了满足人们嗜血的潜意识欲望和对仇敌斩尽杀绝后的快心惬意,对于武松大闹飞云浦、张都监血溅鸳鸯楼等进行了大肆渲染,让武松一连杀死19口人,武松“方才出得一口恶气”,听众也对于恶人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而感到心里痛快,武松“方才心满意足”,听众也“方才心满意足”—这是一种邪恶得到惩处正义得到伸张之后的痛快,也符合古人劝善惩恶的

6、教化目的;小说中描写好汉的怒气,往往就是千篇一律的一句话:"l.头那把无明业火,高三千丈,冲破了青天”;为了表达人们的惊愕,便是套语套句:“分开八片顶阳骨,倾下半桶冰雪水”;其它诸如“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等都是说书艺人的习惯性套语。《水浒传》中所有这些叙事套路和叙事话语,其实与西方民间的狂欢化有着本质的区别,或者说二者之间的关系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关系。对事物现象进行判断,应该看其本质而不是似是而非的形式,《水浒传》中固然有武松大闹飞云浦、张都监血溅鸳鸯楼以及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等诸如此类的“热闹”场景的描写,然而它们并不属于狂欢文化:它们不过是被用来表达武松的报仇报彻和神勇的豪气以及表达鲁

7、智深这位活佛身上所带有的呵佛骂祖、率性救世的禅宗精神,这些叙事并不具有西方狂欢文化所内含的“平等性、自由性和乌托邦性”特点。鲁智深在五台山上倒身大睡、蔚声如雷、佛像后面随意大小便、吃狗肉喝村酒、醉打山门等并不是用来表达对佛教的“戏谑裹读和讽刺”,而是渲染禅宗呵佛骂祖、率性而为、立地成佛的内典精神以及鲁智深的豪杰本色和这种精神在鲁智深身上的肉身道成。《水浒传》的妙处全在“人情物理”的逼真刻画上,例如林冲被发配到沧州,差拨见到林冲,见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