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活动在体育实践课中的应用

准备活动在体育实践课中的应用

ID:10580138

大小:5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7

准备活动在体育实践课中的应用_第1页
准备活动在体育实践课中的应用_第2页
准备活动在体育实践课中的应用_第3页
资源描述:

《准备活动在体育实践课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准备活动在体育实践课中的应用摘要:准备活动是体育教学不可缺少的内容和教学步骤,是体育课的首要环节,其目的是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减少学生受伤的风险,同时提升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使掌握体育知识、体育技能,让学生以最好的状态参与体育活动,在锻炼身体,学习体育知识的同时,确保安全。所以,任何时候都不应忽视准备活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中国1/vie  关键词:准备活动;理解;策略;注意事项  体育教学任务多半是运动性的,这和文化学科有很大的不同。实践性是其本质,安全性是体育教学最大的也是最基本的要求。所以,准备活动是体育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重视准

2、备活动不�H是为运动训练做好生理和心理的准备是学生顺利地完成运动训练及课堂任务,达到课堂的预计效果的要求。  一、提高学生对准备活动的认识  准备活动是指在运动前为正式运动做准备而进行的各种身体练习。做好准备活动,能使人体从安静状态逐渐兴奋起来,激发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动员和提高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克服身体机能活动的生理惰性,以适应剧烈运动的需要。人体在强烈运动时需要肌肉快速而准确地收缩和放松,心脏为适应肌肉器官的兴奋性要达到协调、统一,神经系统逐渐兴奋起来需要有一个过程。做好准备活动是把人体的身体和神经系统进行活跃和放松,从而为课堂的顺利开展奠定

3、良好的基础,提升课堂的效率。  二、加深学生对准备活动作用的理解  准备活动有着多种的功能与益处,不仅是课堂的重要一环节,更是对学生的一种保护。  1.提高肌肉温度,预防运动损伤  运动训练前进行一定强度的准备活动,可使肌肉的代谢过程加强、肌肉温度升高、肌肉间粘滞性减少,同时会增加肌肉中毛细血管开放的数量,提高肌肉力量、韧带的弹性和伸展性,使关节腔内的骨液增多,防止肌肉和关节的损伤。科学合理的准备活动,充分伸展各肌肉群,促使学生在运动中减少疲劳,延长肌肉高效的工作能力,全面提高肌肉群的灵活性和柔韧性,增强学生的生理机能。  2.提高内脏器官的机能水

4、平,以适应身体剧烈运动的需要  内脏器官的机能特点就是生理惰性比较大,不能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同步,为了使内脏器官在正式运动时就达到较高的工作状态,适当的准备活动可在一定程度上预先动员内脏器官的机能,提高内脏器官的机能水平,既可减少肌肉和关节的运动损伤,调节学生的生理状态,还可以减少运动后出现的内脏器官不舒服感觉。如果不做好课前准备活动,学生常常有一段时间难以适应较强运动,出现运动不应期,以致运动成绩下降或根本不能发挥出运动水平。  3.调节心理状态,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  人在正常状态下,大脑皮层神经的兴奋性相对安静,人体各个运动器官及神经相对处于平

5、静状态,这时如果突然进行剧烈运动,容易对韧带及神经等各个方面产生潜在的危险,不利于人体机能的承受,容易造成损伤。合理的准备活动正是将学生的心理状态调整到运动的情景中来,使大脑皮层处于最佳的兴奋状态,同时接通各运动中枢神经联系,学生活跃起来了,身心就能得到放松。这样,体育课就可以顺利进行,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强化学生如何进行准备活动的策略  1.准备活动的内容选择  准备活动可分为一般准备活动和专项准备活动。一般的运动训练只需进行一般性准备活动,如慢跑热身、做操、活动脚踝及手腕等。体育课中运动项目多,强度较大,容易对学生身体各个方面产生危

6、险,所以,进行一些必要、充分的专项准备活动进行放松,从而为即将进行的主要内容奠定基础,尽量的减少损伤。形式上一般采用以班为集体的形式,但不能在体育教学中一成不变,防止学生久而久之产生厌倦、乏味。体育教师课前应认真思考,在备好课的同时,要做到形式多变不同的体育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为主,锻炼学生身体为出发点,不应过分强调规范度。准备内容与形式的选择直接决定着学生学习体育兴趣的高低,合理的、符合学生承受能力的准备活动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准备活动的时间和量的把握  准备活动的时

7、间和量应根据运动内容符合实际。通常准备活动的时间一般为10分钟。如果是受环境影响,天气较冷时,准备活动可以适当延长,反之,则可以短一些。准备活动以学生感觉发热为宜,不能在准备的过程中就使学生满头大汗。根据测定脉搏,一般在准备活动时,以平均心率在120次/分,最快心率在150次/分即可。教师在准备活动中,一定要把握一个度,这样才能最大的发挥准备活动的作用  3.准备活动的时间间隔要求  小学生的体育内容均为小强度的,准备活动后建议中间不必休息,可以直接进行体育内容的学习,如果休息后,一是学生运动趣味降低,二是准备活动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运动内容间

8、歇较长,那么在下一练习开始前,适当的再做一些小强度的准备活动。  四、准备活动的注意事项  1.准备活动的意义认识不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