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来针灸医学史研究概述

近五年来针灸医学史研究概述

ID:10581591

大小:69.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07

近五年来针灸医学史研究概述  _第1页
近五年来针灸医学史研究概述  _第2页
近五年来针灸医学史研究概述  _第3页
近五年来针灸医学史研究概述  _第4页
近五年来针灸医学史研究概述  _第5页
资源描述:

《近五年来针灸医学史研究概述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近五年来针灸医学史研究概述【摘要】近五年来关于针灸医学史的研究,涉及针灸的经络、腧穴、针灸的技法、针灸的处方与取穴、针灸的临床、针灸的医家、针灸的医籍、针灸的教育、针灸的中外交流等方面,其中以腧穴、灸法、处方与取穴、临床、医家、医籍研究比较多。【关键词】针灸医学史文献综述近五年来关于针灸医学史的研究,涉及针灸的经络、腧穴、针灸的技法、针灸的处方与取穴、针灸的临床、针灸的医家、针灸的医籍、针灸的教育、针灸的中外交流等方面,其中以腧穴、灸法、处方与取穴、临床、医家、医籍研究比较多。通过这些研究,可以勾划出目前国内针灸医

2、学史的研究方向与水平。经络与腧穴方面的研究这几年来,一些研究探讨了经络与腧穴的起源、发展过程。曹铁军等探讨了经络及腧穴起源及其意义〔1〕,华萍等归纳、总结经络研究的各个流派〔2〕,常小荣等论述了腧穴学的历史发展过程〔3〕,谭奇纹对汉代以及汉代以前经络腧穴文献进行全面系统考证〔4〕,黄龙祥研究了腧穴主治的演变〔5〕,刘立公等对古代文献中三焦经及其腧穴主治进行统计〔6〕,崔孟镐选取腧穴理论组成部分之一脏腑俞募穴的内容进行研究〔7〕、黄思琴等对古代文献中百会穴的记载进行研究〔8〕。在针灸铜人方面,黄龙祥对东京国立博物馆针

3、灸铜人的外形特征、经穴数量、穴名书写特征、经穴归经以及经穴定位特点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考察〔9〕,黄龙祥等还在系统考察明代正统铜人沿革的基础上,确认了现藏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的针灸铜人为明正统铜人,同时确认正统铜人的性质是仿宋天圣铜人,可视为宋代国家针灸经穴标准《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文本的权威解释〔10〕。针灸技法与取穴方面的研究针灸技法的研究主要是在灸法方面。于赓哲对唐宋民间医疗活动中灸疗法的浮沉作了的时代背景分析〔11〕,杨威等总结出清朝灸疗的发展状况、分析了清代灸疗的发展特点〔12〕,箱大昭通

4、过日本灸法历史资料的回顾以及现代灸法文献的研究,系统地展示日本灸法的发展历史、源流以及演变过程〔13〕。田纪钧总结了刃针疗法的历史渊源〔14〕。黄涛研究了古代文化因素对针灸选穴的影响,并且还分析针灸方的演变及选穴规律〔15~16〕,杨兆民探索了古今针药并用的源流〔17〕,樊旭通过对古今针灸治疗泄泻病的文献的整理及分析研究后总结出针灸治疗泄泻病的常用处方及配穴规〔18〕,张瑞峰等研究了古代针灸防治“中风”处方规律〔19〕,富作平通过对古今文献的分析及研究,总结出针灸治疗中风病的高频次处方〔20〕,郭向军等总结出针灸治

5、疗哮喘病的主要穴位、归纳出哮喘病针灸常用处方及其配穴原则与规律〔21〕。针灸治疗疾病史针灸治疗疾病史方面主要集中在内科疾病方面,比较突出的研究是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刘立公等人运用计算机对多种古医籍中使用针灸方法治疗各科疾病的内容进行统计方面。刘立公等对古医籍所载有关针灸治疗消渴、瘟疫内容进行整理研究〔22~23〕,王妮探讨了哮喘病的针灸防治规律、以及各种方法和临床证型之间的选穴配穴规律项等〔24〕,王全林分析归纳了宋代针灸补肾法的基本特点〔25〕,李永宸等总结了岭南医家采用针灸治疗鼠疫、霍乱的经验〔26〕。在外科方

6、面,刘立公研究瘕积聚、瘤核赘突的古代针灸治疗特点〔27~28〕,李云等总结了古代针灸歌赋治疗痛证的特色〔29〕。五官病方面,韩红探讨了五官病针灸用穴的技法〔30〕。另外,王宇恒等从历代文献中对针灸疗法禁忌症的论述进行整理〔31〕,李戎分析针灸“人神禁忌”学说中的“尻神”辨误〔32〕,贺小英评述针灸时间疗法的发展历史及现代临床运用〔33〕。赵诚基还探讨了古代医家创立针灸“治未病”方法的学术思想、理论基础、以及探索针灸“治未病”规律〔34〕,武晓冬等探讨了古代针灸文献中有关症候群鉴别方法〔35〕。医家与医籍方面对针灸

7、医家的研究大部分是对古代医家的研究,对近、现代的医家研究相对较少。魏稼、王家骜、王红云分别研究了张仲景的针灸学说、针灸特色及其对针灸学的贡献〔36~38〕,黄晓菁、安贺军、曹中兵等分别研究了孙思邈的针灸学术成就、总结了孙思邈对外科灸法的贡献,及其对诸风病的治疗〔39~41〕,严善馀探讨了王国瑞对针灸学的贡献〔40〕,王千怀等总结了王执中对针灸临证方剂的贡献〔43〕,严善馀探讨了窦默针灸学术思想〔44〕,袁宜勤对徐凤的针刺调气说、治病八法说、子午流注针法说、灵龟飞腾八法说等针灸学说展开研究〔45〕,余雪琴、高希言等分

8、别总结了杨继洲对灸法的贡献〔46~47〕,俞昌德等总结了楼英的针灸学术思想〔48〕,袁宜勤等探讨了吴昆的针灸学术思想〔49〕,赵欣纪等总结了近代医家陆瘦燕对针灸学术的贡献〔50〕。与针灸相关的古籍研究除了经典著作如《内经》、《伤寒论》、《针灸甲乙经》外,对金元时期的《标幽赋》以及明代的针灸医籍的研究也比较多。李广钧、白云来、王小平、徐晖分别对《内经》中的经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