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股贱卖原因分析

银行股贱卖原因分析

ID:10581663

大小:5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7

银行股贱卖原因分析  _第1页
银行股贱卖原因分析  _第2页
银行股贱卖原因分析  _第3页
银行股贱卖原因分析  _第4页
银行股贱卖原因分析  _第5页
资源描述:

《银行股贱卖原因分析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银行股贱卖原因分析关键词:银行、贱卖原因摘要:本文对银行股贱卖的原因作了简要的分析。认为银行股存在“贱卖”是不争的事实,主要是由知识和经验不足、政企不分、缺少监督、对外资盲目崇拜、以及对国民利益的漠视等原因所造成的。对此,我们决不可以掉以轻心。正文:银行股贱卖论[①]自提出以来,有人称其“忽悠”[②],有人称其为“伪命题”[③],而一些当事者急急进行辩白的同时,更有另一些当事者(如外国的一些战略投资者或中介机构等),则闷声发大财。其实商业银行在改制的过程中,存在“贱卖”(IPO前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如建设银行),也存在着“贵卖”(卖给国

2、内的中小投资者,如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就象其他国有企业在改制的过程中,既存在着对中小投资者和企业普通员工的掠夺,如虚假包装上市和低价买断职工工龄等;也存在着大量的国有资产流失,如向外资或企业管理层或私人等转让产权的过程中,种种已揭开的,未揭开的黑幕等一样,原本就是瘌痢头上的虱子,是明摆的事,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对此,我们理当高度重视,认真地加以研究,以期提出适当地应对之策。而不应该简单地以“忽悠论”、“伪命题论”或者“情绪化论”等来刻意遮掩。有见于此,遂不端简陋,就银行股所以贱卖的原因,谈几点粗浅的认识。银行股所以被贱卖,我想大

3、概有下列的一些原因:一、知识和经验的不足虽说,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已20多年了,而确立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也十多年了。但是,无论理论界、或是决策层,或是实业界,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知,其实还是很有限的,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并不足够。特别是不能深入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不能自觉把握诚信、公平、法治和互利多赢等市场经济的四大法宝,不能很好的贯彻科学发展观。反而是被一些似是而非的这论那论,如“一股独大论”、“产权缺位论”、“公司治理缺失论”、“效率优先论”、“国际接轨论”、“银行破产论”等,占据着“主流”地位。这必然会影响

4、到商业银行的改制,可以说,商业银行的改制就是被这论那论逼出来的“背水一战”。由此,银行股的“贱卖”,实际上早已成为必然。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及其运行法则,笔者早有论述。认为市场的本质,最简单、最深刻和最普遍的认识,应该是互利多赢。互利,是指交易双方各取所需;多赢,是指因交易促进社会分工,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有利于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使制度更趋文明。并认为,诚信和公平乃是市场经济的最高法则。市场之路惟有铺就诚信、公平的基石,并依法治加以保障,才能克制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非理性和各种特权(资本特权、技术特权

5、等),才能成就市场的本质,实现互利多赢。而如果背弃诚信和公平,市场就会异化;就会不断形成市场灾难;就会令到国家陷入利令智昏的市场经济的泥潭,并可能引发经济和政治危机,导致社会动荡。所以,诚信、公平、法治和互利多赢,乃是市场经济的取胜之道,是市场经济的四大法宝[④]。然而,银行的改革,有如其他的改革一样,并未能够自觉遵循诚信、公平、法治和互利多赢的市场经济法则。而依然是政企不分,政府和企业结合在一起,可以毫无忌惮地为所欲为;依然缺少监督,公开性和竞争性几近完全被忽略;依然对外资盲目崇拜,给外资超国民待遇,专设超级市场(IPO前市场),供外

6、国银行投资之用,并将外国银行在我国违规经营的不良记录置于脑后;依然对国民加以漠视,将为银行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国民几乎完全排除于改革之外。如是,银行股怎可能不被贱卖呢?二、政企不分政企分开,实在是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目标。但是,多少年来,虽然各方面也做出了种种的努力和尝试,却一直没能够实现。而且,政企不分在国有银行的经营和管理方面的影响更为突出。国有银行的主要管理人员,都是由政府来选任的,或者原本就是一个政府官员。其与政府有着天然的关系。所以,国有银行最易形成内部人控制,来自政府主管部门对国有银行的监督,往往是失效的,因其基本等同于自己监督

7、自己。由此,银行改制往往易被当成政绩工程来做,而少有约束。其一味迎合外资的要求,不断作出巨大让步,最终导致银行股贱卖,就绝难避免。可以说,政企不分,乃是导致银行股贱卖的重要因素。为了真正实现政企分开,笔者曾提出了设立国有证券投资基金的构想,主张通过设立国有证券投资基金,促进国有资本证券化、基金化,使国有资本得以依现代市场方式运作,从而真正实现政企分开[⑤]。三、缺少必要的监督在政企不分的情势下,国有银行的改制通常都是由银行自己做方案,再由政府来批准。整个改制的过程缺少来自外部的任何监督,基本上是黑箱操作。往往是改制完成后,才为人们所知。

8、所以,银行的改制根本无法做到兼听则明。而且,银行股是否“贱卖”,也完全没有任何人需要为之承担责任。由此,银行改制实际上往往以上市为终极目标,只要能够成功上市,则银行股是否“贱卖”,在所不问,甚至被认为是“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