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缺失的思考与探索

“微课”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缺失的思考与探索

ID:10585613

大小:5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7

“微课”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缺失的思考与探索_第1页
“微课”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缺失的思考与探索_第2页
“微课”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缺失的思考与探索_第3页
资源描述:

《“微课”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缺失的思考与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微课”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缺失的思考与探索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并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而“微课”的应用,是我们一线教师在充分理解数学材料内涵的基础上进行巧妙运用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通过研究如何借助“微课”这一新型教学方法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践证明,“微课”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不但可以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可以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中国9

2、/vie  关键词:“微课”;教学有效性;小学数学  一、选题背景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了信息技术要与数学教学整合的要求:信息技术能向学生提供并展开多种类型的资料,包括文字、声音、图像等,并能灵活选择与呈现;能创设、模拟多种与教学内容适应的情境;能为学生从事数学探究活动提供重要的工具;可以使得相距千里的个体展开面对面交流。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

3、的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而就整个微课教学资源来说,非常零散,虽说有了一定的规模,但还未真正成型,没有形成一定的教学资源或平台,供教师们借鉴参考。本人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总结出通过借助“微课”整合教学内容,提升知识建构的信度;借助“微课”进行动态数学实验教学,提高知识建构的效度;运用“微课”进行物化环境与心理环境资源的有机整合,提高知识建构的广度;利用“微课”把数学概念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的形象性有效整合,提高知识建构的深度等方法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践证明,此方法,不但可以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水

4、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可以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相关概念界定  1.“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五分钟左右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音频或视频。  2.教学有效性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能使用恰当的教学措施,利用最少的时间、投入最小的精力,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实现组织实施的活动的目的。  三、“微课”对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与探索  (一)已有“微课”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案例中存

5、在的问题  通过文献检索和资料分析,发现有关“微课”的相关研究虽然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了探讨,但明显存在一些不足:  一是“微课”的资源很多,引导性不强。  二是有关“微课”的制作很丰富,但还未真正成型。  三是有效教学策略的探讨很丰富,但欠缺特色。  四是没有认真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微课”对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探索  本人将“微课”引入课堂,致力于把“物化环境资源、心理环境资源”等利用“微课”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定位于在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知识技能、数学能力、数学应用、科

6、学语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基础上,利用“微课”,创设情景(生成问题)―模拟探究实验(提炼数学图像)―巩固延伸(知识建构),让学生借助“微课”进行“观察性、活动性、符号性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让每个学生都能从中得到对自己终身发展有帮助的知识与能力。  1.借助“微课”整合教学内容,提升知识建构的信度  在传统的教学中,一个严重的弊端,就是教师忠实地“教教科书”,现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是改变课程内容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不需要

7、照搬书本,而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借助“微课”合理改组教材,优化教学内容。以三年级下册“年月日”教学为例:  书本的内容只是让学生知道每四年一个闰年,闰年时的2月有29天,平年2月只有28天,为什么这样呢?书本没作详细介绍。所以,在这时利用“微课”这一小课堂,让孩子在动态的环境中理解闰年的来源,并清楚闰年2月为什么多出1天的原因,在知识面增广的同时,提升了知识的信度,让学生印象深刻。  2.借助“微课”进行动态数学��验教学,提高知识建构的  效度  通过“微课”模拟各种生活中的实验,但又可以省去

8、实际实验中准备各种材料的麻烦,既可以加强学生的观察、操作、思考能力,又可以在观察性学习中提炼数学图象,提高课堂效率。以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烙饼问题”为例,用“微课”演示了以下三次的模拟活动:  模拟活动:探究烙饼至少需要的时间。  模拟1:每次烙一面(时间最长,空位最多――单烙法)  模拟2:每次烙2面(最省时间,满烙法)  模拟3:探究烙3张饼至少需要的时间(交叉烙)  孩子的思维是在模拟操作活动中发生的,并随着学生活动的深入而得到发展。孩子们在操作活动中不断地积累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