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系杂交稻制种技术论文

两系杂交稻制种技术论文

ID:10595598

大小:48.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07

两系杂交稻制种技术论文_第1页
两系杂交稻制种技术论文_第2页
资源描述:

《两系杂交稻制种技术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两系杂交稻制种技术论文.freel以上,而时间隔离则是利用同类作物抽穗期错开,使花期间隔20d以上,从而达到隔离的目的。规划隔离时必须实地考察,做好记录,在移栽父本时要严格监督和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隔离区及时纠正2。1.3配套栽培技术两系制种栽培技术与三系制种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因两系母本的育性是随光、温条件的不同而变化的。因此,在栽培管理上要保证母本群体的一致性,主茎和分蘖穗进入育性转换敏感期的差距要小;栽培上要求适当增加栽插密度,以增加基本苗,培育整齐度高的多穗型母本群体;在母本达到预期穗数时要及时晒田,晒田程度一定要达到促根、壮秆、控制后发高位小分蘖穗的要求,以免出现后发小分蘖

2、穗自交结实的现象。2强化生产过程2.1安排好2个安全期不育系是光、温敏核不育类型,在安排制种的季节、时段上,除要像三系制种那样,还要考虑到2个安全期的气候条件。一是育性转换安全期。它直接影响到制种的纯度,决定制种的成败。要求在幼穗分化Ⅳ~Ⅵ期(抽穗前7~20d)日平均气温不得连续3d低于24℃,最低气温不得低于20℃,确保不育系育性充分表达。因此,在制种时必须对所用光(温)敏核不育系的具体育性转换安全期有充分的了解,要选择低温天气出现频率极低的地域和时段,安排好不育系的育性转换安全期,以满足育性转换期对温度的需求。二是抽穗扬花授粉安全期。它直接影响制种产量,也影响着种子纯度。抽穗扬花

3、期要避开以下不利气候条件:连续3d日平均气温≤23℃或≥30℃,连续3d日平均湿度≤70%或≥90%或连续3d整日阴雨。时间要达到40d以上,即日平均气温≤30℃、≥24℃的日期至少需要40d(育性转换期20d,抽穗扬花授粉期15d,不同年份的可能波动5d)。实际操作时根据当地历年气象资料以及组合生育期长短,确定播种期,以确保育性转换期和抽穗扬花授粉期的安全3。2.2合理安排播差确定两系制种父母本的播差,要根据两系制种组合的品种特性,在确定制种最佳抽穗扬花期的前提下,以叶差为主,时差和积温作参考,根据父母本历年从播种至始穗的天数之差,定出父母本相应的播种期及母本与第1期父本播种相差的

4、天数。由于不育系一般都在抽穗后2d才进入开花高峰,而父本抽穗当天即开花,因此良好的花遇标准应是母本略早于父本1~2d抽穗,以保证父母本在盛花期相遇。花期相遇良好是提高种子产量、质量的基础,所以在制种过程中必须根据各亲本的生长发育规律,结合长期积累的制种经验和制种基地的生产水平及当地气候条件,在父母本移栽到大田15~20d,采取幼穗分化法、叶龄余数法等方法及早进行水稻制种的花期预测。对花期有问题的田块及时通过采取增施氮钾肥、灌水、晒田等措施进行科学调节,确保花期相遇良好4。2.3严格去杂保纯去杂保纯是提高种子质量的重要环节,要作为重中之重来抓。两系不育系的育性表达受光、温条件的控制,属

5、多基因性状,随着代数的增加,其育性的转换起点温度易向上漂移。因此,两系制种母本除杂难度相对较三系大,母本群体既可能存在株叶形态差异的杂株,也可能存在育性方面的变异株,同株的不同穗间,甚至同穗不同部位的小穗也可能因气温的变化存在育性差异。这些差异不易识别,必须认真、细致地采取一切手段加以清除。始穗期、花期、乳熟期是去杂的黄金时期,始穗期的杂株抽穗早(一般比不育系早抽穗1~3d),区别明显,好识别,最易去尽,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对父本的杂株、异株也应在抽穗前除尽。2.4及时收获,严把加工关种子成熟后,要及时收割,先割父本,父本离田拾净后方可收割制种稻。要做好收割机械、运输工具、用

6、具和晒场的清理工作,严防机械混杂。做好场头保种工作,一个晒场只允许堆放一个品种,防堆闷、防雨淋、防霉变,科学晒种,防止灼伤、曝晒。提倡种子不落地,使用水泥场地,以保证高的发芽率和好的外观品质。3加强产后控制工作新种入库前,要深入基地,预先取样检测水分、芽率,合格以后方可精选入库,入库的种子必须是发芽率在80%以上,净度在98%以上,水分在13%以下。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