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所得税会计处理与税制相协调的回顾与展望

我国所得税会计处理与税制相协调的回顾与展望

ID:10596634

大小:5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7

我国所得税会计处理与税制相协调的回顾与展望  _第1页
我国所得税会计处理与税制相协调的回顾与展望  _第2页
我国所得税会计处理与税制相协调的回顾与展望  _第3页
我国所得税会计处理与税制相协调的回顾与展望  _第4页
我国所得税会计处理与税制相协调的回顾与展望  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所得税会计处理与税制相协调的回顾与展望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我国所得税会计处理与税制相协调的回顾与展望【摘要】建国以前,我国会计准则对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本文通过对所得税会计处理与税制相协调的回顾与展望,得出的结论是:我国的税收法规越来越健全,设计的会计制度越来越科学。  【关键词】所得税会计;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利润表债务法    为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各类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财政部于2006年2月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2007年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2007

2、年12月6日,国务院批准了《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新税法”)。新税法于2008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实施,新准则于2008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推广,这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两件大事。    一、我国企业所得税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企业所得税制从无到有,从不完善到日趋完善,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以下四个发展阶段:  (一)建国以后至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采取“统收统支”的财税分配制度  这一阶段的经济以国营企业为主,国家对国有企业是不征所得税的,国家与国有企业的分

3、配关系采取利润上交的形式:即企业实现的利润直接上交给国家,企业生产、经营所需要的资金直接由国家拨给;发生亏损,由国家进行弥补,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统收统支”的分配制度。显然,这种税制无法较大程度地调动企业的生产经营积极性。  (二)20世纪80年代至1994年税制改革以前,不同经济性质的企业所得税制不断建立和完善  1978年至1982年,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为调整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扩大企业自主权,国家对企业上交利润的形式曾多次进行改革,先后实行过企业基金、利润留成、盈亏包干等制度。从1979年开始,国家先

4、后进行“利改税”试点,尝试将国家与国有企业的分配关系用所得税的形式固定下来。在试点的基础上,1983年,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第一步“利改税”,即将国有企业上交利润的制度,改为交纳所得税的制度。1984年,在第一步“利改税”的基础上,对国有企业所得税和税后上交利润办法进行了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实施了第二步“利改税”。国务院于1984年9月18日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营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草案)》和《国营企业调节税征收办法》,从而建立了国营企业所得税税制。  自建国以来到1994年税制改革以前,我国实行的是按经济性质分设所

5、得税税种的办法,根据纳税人的经济性质,先后建立了国营企业所得税、集体企业所得税和私营企业所得税税制。1991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顺应了我国当时开放搞活、招商引资的大方向,对外资企业给予了一定的税收优惠。  (三)1994年税制改革,使税制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  1994年税制改革主要包括五项内容:  1.合并税种,统一税法。  2.平衡税负,统一税率。  3.规范税前扣除项目和标准,稳定并扩大税基。  4.统一税收优惠政策。  5.停止执行国有企业承包上缴所得税的办法。  

6、(四)2007年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两税合并”是税制改革的又一重大举措  企业所得税“两税合并”改革,从内容看,主要变化是实现了五个“统一”:  1.统一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法。统一税法并适用于所有内、外资企业,除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外,都执行新企业所得税法。  2.统一了税率。统一并适当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规定为25%的比例税率,同时给予小型微利企业20%的低税率照顾、高新技术企业给予15%的税率。  3.统一了扣除项目。如对工资、广告费、业务宣传费等的税前扣除办法和标准进行了统一和规范。  4.统一了税收优惠政

7、策。建立“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的新税收优惠体系。  5.统一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制度。  总的看来,改革现行企业所得税制,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主要体现在五方面“有利于”,即:有利于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税收环境;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提高我国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有利于推动我国税制的现代化建设。    二、我国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与所得税制相协调的发展过程    与上述我国企业所得税制的发展过程相对应,我国会计准则对企业所得税的

8、会计处理方法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  (一)1994年税制改革以前,将所得税看作是“利润的分配”进行核算  1994年以前,会计准则与税法在收入、费用、利润、资产、负债等确认方面基本一致,按会计准则规定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与按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税所得基本一致。在这一阶段,会计准则将企业本期利润中负担的所得税看作是企业纯收入的一部分,认定其性质是利润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