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农村社会保障政策

浅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农村社会保障政策

ID:10599214

大小:33.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07

浅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农村社会保障政策_第1页
浅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农村社会保障政策_第2页
浅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农村社会保障政策_第3页
浅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农村社会保障政策_第4页
浅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农村社会保障政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农村社会保障政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农村社会保障政策论文关键词:改革开放 农村政策 社会保障  论文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社会保障政策经历了由重城轻乡到城乡并重的演进过程。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目标,十七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要“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表明党的农村社会保障政策已经形成了比较健全的体系,主要包括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农村社会救助政策、农村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政策以及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农村军烈属和伤残病退伍军人的优抚政策。   改革开放前,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主要以社队集体为依托,

2、除了国家提供的救灾救济外,还包括合作医疗、五保供养等内容,属于一种典型的农村集体保障模式。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开始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社队集体逐渐解体,中国农村集体保障模式失去了其经济基础,开始向社会化保障模式演进。在此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农村社会保障政策成为指导农村社会保障改革的政策纲领。当前,由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求,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已经被推到农村公共事业体制改革的前沿。  一、新时期党的农村社会保障政策演进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社会保障改革并没有摆上改革的议事日程,一个涵盖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的大社会保障概念也没有

3、提出,党的农村社会保障政策的重心在于社会救济及扶贫政策。因此,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于1984年10月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只是要求:“我们必须对老弱病残、鲜寡孤独等实行社会救济,对还没有富裕起来的人积极扶持,对经济还很落后的一部分革命老根据地、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和其他贫困地区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并给以必要的物质技术支援”。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人,中央决策层意识到,社会保障也是大问题,是改革中必然提出和必须予以配套改革的重要方面。   1985年9月,党的十二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

4、议》(下文简称《“七五”建议》),第一次在党的文献中提出了“社会保障”概念,明确了“社会保障机构要把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工作统一管起来”的改革方向。《“七五”建议》虽未就农村社会保障政策进行专门的阐述,但在部署“新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任务时特别强调:“城乡个体劳动者的社会保险制度要抓紧研究,进行试点,逐步实施”;“要设立社会救济基金,对城乡低收人户给以适当帮助,使他们的基本生活有所保障”;“优抚救济工作要从单纯生活救济转变为既保障救济对象的生活,又注意扶持他们发展生产、勤劳致富”;“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开展扶贫工作”。显然,农村社会

5、保障的重心仍然在于社会救济及扶贫,但《“七五”建议》已经开始关注农村个体劳动者的社会保险问题。   1990年12月,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下文简称《“八五”建议》),指出“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和待业保险制度,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现代化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推动企业改革、适应人口老龄化和促进计划生育的一项重要措施。关于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八五”建议》除了依然强调社会救济及扶贫工作之外,第一次开始专门关注农村老年保障问题,明确要求:“在农村采取积极引导的方针,逐步建立不同

6、形式的老年保障制度。”   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了社会保障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五大支柱之一,清晰界定了“社会保障体系”的内涵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并将“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办法应有所区别”确定为社会保障改革的一项重要原则。根据该决定,党的农村社会保障政策的重心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养老保障问题,要求“农民养老以家庭保障为主,与社区扶持相结合,有条件的地方,根据农民自愿,也可以实行个人储蓄积累养老保险”;二

7、是医疗保障问题,要求“发展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党的十六大报告除要求“发展城乡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事业”之外,特别强调“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明确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纳人党的农村社会保障政策。为了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于2003年10月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要求“加快建设与经济发展

8、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农村养老保障以家庭为主,同社区保障、国家救济相结合;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2004年9月,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