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即时通讯工具的远程医疗系统架构

基于即时通讯工具的远程医疗系统架构

ID:10600439

大小:15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7

基于即时通讯工具的远程医疗系统架构_第1页
基于即时通讯工具的远程医疗系统架构_第2页
基于即时通讯工具的远程医疗系统架构_第3页
基于即时通讯工具的远程医疗系统架构_第4页
资源描述:

《基于即时通讯工具的远程医疗系统架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即时通讯工具的远程医疗系统架构基于即时通讯工具的远程医疗系统架构,是在即时通讯工具的基础上结合专用的远程医疗多媒体模块,将专线网宽带网进行合理整合,实现各医院之间远程医疗业务交互功能。在医生之间建立常态化联络的基础上完成远程会诊、远程指导等功能。解决医疗日常业务工作中产生的问题,以适应在医疗业务特征下的各医院系统差异下的,各类医生随时随地的业务交流的需求。1、远程医疗系统现状国家发改委日前发布了《国家卫生计委关于组织院合作远程医疗政策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将重点针对制约我国远程医疗发展的政策环境障碍,在远程医疗的操作规范

2、、责任认定、激励机制、收费、医疗费用报销等方面,研究制定适用于远程医疗发展的相关政策、机制、法规和标准,探索市场化的远程医疗服务模式和运营机制,在局部地区构建有利于远程医疗应用的整体环境,验证完善各类政策,为在全国推广应用远程医疗提供实践基础和经验借鉴。远程医疗是指利用计算机与网络通信技术,将即时通讯、仪器监测、远程控制等系统整合在一起,以实现远程交流会诊、病人体征监控与远程治疗等功能。近几年原卫生部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在有关医疗机构之间建立了远程医疗协助网,初步了实现以远程会诊为目标的需求,并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各种原因各医院建立

3、的远程医疗系统利用不高,达不到预期目标。其主要原因是:1、原信息技术制约:由于远程医疗交互需要建立多通道的视屏通讯,需要占用大量带宽,在远程医疗实施初期宽带网络无法满足,只能建立专线网络甚至利用卫星通道,实现点对点的通讯的需求。另外,在视屏接收中多使用网真等硬件技术来满足交互过程中对多路高清视屏接收的需求。由此产生的建设与使用费用高,一般用户无法接收,另外目前各地交通便捷四通八达,病人可以方便到省部级医院就医。2、系统架构制约:现有的远程医疗系统,多是对多媒体信息处理与专业图像处理进行整合,会诊时通过通讯技术建立医生与专家之间的联

4、系,而会诊前后医生之间的沟通都是由远程医疗管理中心来完成。3、管理模式制约:目前各省卫生部门建立了各种远程医疗管理中心,该中心主要是围绕远程会诊开展工作,负责专家管理、会诊管理等。基层医院需要会诊时,需要通过中心联系相应专家、组织需要会诊的资料、选择会诊时间,启动远程会诊,收取会诊费用分配给专家。由此可见目前此系统的远程医疗管理会诊环节繁多复杂,只能局限于边远地区重大疾病的定时定点的远程医疗会诊,严重制约远程医疗事业的发展。2、基于即时通讯工具的远程医疗系统架构随着近几年计算机技术特别是宽带网络的高速发展,已基本满足远程高清视屏信

5、息交换的需求,远程医疗系统建设与使用的门槛越来越低,移动互联与可穿戴计算技术日渐成熟,解决了医生之间随时随地交流的需求。原有的点对点定时定点的远程会诊系统与相应的管理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适应医疗业务特征的远程医疗业务交互的需求。2.1医疗业务特征:医疗业务主要是指以病人为中心的诊疗工作,其主要特征是,在患者诊疗过程中根据循证医学,持续关注病人的各种症状。实施各种检查,逐步排除可能发生的各种疾病,制定与不断调整诊疗计划,最终使患者病情减轻或全愈。2.2基本原则:在保障医院系统安全的基础下,建立适应医疗业务特征需求的全互联互通开放网络

6、平始,利用统一即时通讯工具,满足各类医生人员(本地或外地)随时随地信息交互的需要。从而实现远程或院内会诊、示教与指导、病历讨论、小型专题会议等功能。从而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提高基层医生对各种急诊病人与疑难病历诊断处置的正确率。2.3系统架构2.3.1医疗机构云平台:各医疗机构在各自的网站上,根据即时通讯工具的专家与医生数据要求建立与维护本医疗机构专家与医生名单,并对坐诊医生建立号池,为预约挂号平台提供数据。2.3.2省级平台:建立企事业级即时通讯服务器,负责各医疗机构网站注册,负责宽带网接入,对各医疗机构提供的专家与医生的

7、资质与各类专家的网上医疗行为进行监管与评审,类似丁香园网站组织开展各种专科论坛与医疗方案征集,病例跟踪、视屏教学资料整理与网上有偿提供。2.3.3即时通讯工具:建立统一的,在网络安全基础上内外网互通的即时通讯工具,此工具提供类似QQ的各种功能,完成各类医生之间的联络关系建立、高清视屏通讯、语音聊天、离线留言、文件传递屏幕共享等功能。2.3.4专业工具:专业工具是指对医学专业图像与视屏进行远程实时传递与远程图像分析,从而使专家借助的这些专业工具在任何地点,通过谷歌眼镜得到实时的患者在手术、病房、检查科室中的视屏;患者检查时各种医疗设

8、备视屏与图像,有助于专家对患者疾病进行正确的判别。DICOM图像分析窗口:医生或专家打开此窗口加载离线传递的DICOM与其它图像文件,医生或专家可以同时对图像进行分析。为了满足分析信息的网络实时交互,可以采用坐标同步,遥控控制的方法。电心图文件分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