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塑造国家形象

如何塑造国家形象

ID:10601399

大小:2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7

如何塑造国家形象_第1页
如何塑造国家形象_第2页
如何塑造国家形象_第3页
资源描述:

《如何塑造国家形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塑造国家形象  主持人:  如何处理好公共外交中国际形象塑造时道与术的关系?  嘉宾:  在重视传播技术的同时,如果我们忽视了“道”,则可能会陷入更大的误区  需宣传形象更要传播价值观  胡伟(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我们现在非常重视的是“术”,这不是坏事。但是在重视传播技术的同时,如果我们忽视了“道”,则可能会陷入更大的误区。传播只是一种手段,而人的建设才是价值核心。  我举一个例子,中国在美国时报广场的宣传片中出现许多名人,像姚明、李嘉诚、袁隆平、杨利伟等,这个宣传本身是很有影响的,问题在于这样的宣传最后的效果究竟怎样?在如今国外对中国崛起十分敏感的

2、情况下,这样的宣传可能适得其反,甚至会加重“中国威胁论”的传播。  第二个例子,当年中国共产党请斯诺到延安,《西行漫记》向全世界展示了当时的延安和中共,是非常成功的公共外交案例。我觉得中国人的形象塑造,关键也在一个道,这用当今的术语来讲就是一种价值观——要让外界觉得中国的崛起是不威胁人的,是能够与别人和平共处的。  主持人:  中国现代公共外交着力点应该在哪?  嘉宾:  改善中国的国家形象抑或中国人的形象,着力点应该放在国内,讲好中国的故事  尊重自己才能赢得别人尊重  郝雨凡:30年前中美建交时,双方彼此了解并不多,但是大家都往好的方向看对方。但经历了30年政治、经济

3、、文化多领域的交流后,双方猜疑反而越来越大,这是为什么?如果说过去日本人是俯视中国的,那么现在他们已经开始平视甚至仰视中国了,不仅是美国、日本,这种心态全世界许多地方都有。在这个大背景下,外国媒体、学者,甚至是普通公众,突然开始关注中国。  但我们发现,中国自我感觉的形象和外国人所认识的中国形象似乎是有差别的,问题出在哪里?我在美国生活了20多年,国外对中国的报道主线基本上是比较正面的,最近这几年才稍微有一点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讲,这些报道也在折射我们自己的问题。我们应该反省,做好中国公共外交,改善中国的国家形象抑或中国人的形象,着力点应该放在国内,讲好中国的故事。只有尊重

4、自己,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比如说改善中国政府的形象,国内公共政策应该更多地关注社会公正、弱势群体。  主持人:  在塑造中国人新形象时,精英群体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嘉宾:  精英不仅代表着国家的文明程度和开放程度,还体现着社会的主流文化价值体系和国家的公民素质  出访官员更应展现气魄涵养  崔洪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欧盟研究部研究员):在国际社会对中国人形象好感度下滑的今天,社会精英的主体意识和引导作用极为重要。  社会精英是对外交往程度、能见度和认知度方面的“三高”人群,其言行构成中国人国际形象的主体,在国际社会对中国人形象的认知中具有导向作用。社会精英不仅代表着国家

5、的文明程度和开放程度,还体现着社会的主流文化价值体系和国家的公民素质。要建立中国人新形象,需要精英群体通过发挥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作用。  武克刚(云南省政协常委):如今,普通老百姓出去旅游随地吐痰、大声喧哗等不文明现象已经逐步改进了。但作为社会精英人士的部分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却成为了破坏中国人形象的代表,一些代表团甚至把国内养成的坏习惯带到国外,肆意炫耀。所以,我们出访的官员应该展现出中国普通民众的那种勤劳、勇敢、朴素以及大国公民的气魄与涵养,这样,中国人的新形象才会得到提高。  主持人:  国民形象与国家形象,哪个在先,哪个在后?  嘉宾:  在公共外交中,我国不应该

6、那么重视国内和国外的差别。增强个人素质才是正道  国家形象与国民形象密不可分  王义桅(同济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研究院执行院长):第一重要的是人的形象。在欧洲民众的观念里,政府和个人分得很清楚。政府天然带有有限度的恶,而作为个人的国民则是善的。我们以政府的身份去推动公共外交,很容易引发抵触情绪。但依靠个人形象去打动欧洲人,就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在公共外交中,我国不应该那么重视国内和国外的差别。增强个人素质才是正道。当每个在国外的中国人的举手投足间都能成为中国价值的载体,欧洲人自然就会接受中国的国家形象。  赵进军(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外交学院院长、前驻法大使):国家

7、形象和国民形象密不可分。中国自近代以来国家形象最好的就是最近几年,这种良好形象是中国日益增强的国力决定的。在法国戛纳举行的G20峰会和美国夏威夷举行的APEC峰会上,中国强大的形象展示得淋漓尽致。今年初利比亚内乱发生时,中国在10天内撤出了3万多名侨民,这是国家能力和形象的体现。如果去国家化、去政府化,这样的事就不可能发生。  在世界范围来说,很多国家都比中国的国家主义程度更甚。在美国,爱国主义教育无孔不入,美国青年踊跃参军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在欧洲,虽然欧盟已经建立多年,一旦经济危机出现,各国就把国家利益置于欧盟利益之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