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与控制策略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与控制策略

ID:10601451

大小:5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7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与控制策略_第1页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与控制策略_第2页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与控制策略_第3页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与控制策略_第4页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与控制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与控制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与控制策略为了防止风险的发生影响到企业正常经营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工作人员应从最根本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找出有效的风险控制对策。    1概述    1.1内部审计风险的含义  内部审计风险,顾名思义就是包含内部审计和审计风险两个部分,在与研究内部审计风险之前,首先应明确其内部的两个概念。有关内部审计,新颁布的《内部审计准则》和《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有规定,首先内部审计是独立与行政管理部门的一种监督行为,它主要负责本单位以及所属单位的经济活动和财政情况,最终达到促进企业经济发展的目的。“国际审计准则第25号《重要性和审计风险》中对审计风险有所

2、定义,即有关审计人员对现有的企业财务报表有提出不适当审计的可能性。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指出,企业内部的审计风险是说明该企业的会计财务报表出现了很大的漏洞,而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后有可能会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  1.2产生背景  我国现在企业实现的是所有权也经营权分离的制度,这导致企业的产权所有者无法进入管理行列,在企业内部形成股东会、董事会、总经理、监事会四个方面构成的企业管理集团。股东会代理董事会形式管理职能,总经理是经过董事会的授权而取得经营权利,监事会则会对股东会和董事会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虽然他们之间互为联系,但是相互之间的职权独立,各自依自

3、己的职权办事,这些互为联系又互为独立的权利关系,形成了企业内部的控制体系。股东会、董事会、总经理、监事会依照自己的职责,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约束体制,内部审计就是这种体系得以维持的监督工具。而当审计人员做出的审计决定或项目不适当,错误的使用审计方法和程序,并没有及时发现错误的所在,造成重大影响的情况,就形成了内部审计风险。由此得出,企业内部经济管理关系的互为联系和控制,就必然会形成审计风险的存在。    2内部审计风险的类型    2.1体制引发型风险  企业内部审计机构是设置在企业内部的机构,为企业的经营效益服务,机构内的审计费用和人员薪水都是由企业支付,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形成使审

4、计人员与被审计的目标之间形成了一种密不可分的关系,企业无法完全保证审计人员在工作中保持绝对的独立性与公正性,因此,按实际情况来看,企业内部的审计机构不能完全的监控企业的经营活动和财政安全,更不能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从而形成了引发审计风险的导火索。  审计中应用的方法和执行的程序是否合理、适当,会直接影响到审计效果和公正性,也是形成审计风险的主要原因。  首先是抽样审计,即通过对部分的评价还推定整体的评价结果,但这定会导致事实和评价的差距,使审计结构不够科学;其次是审计人员可能会选择对审计结论影响较大、成本较小的审计程序,因为现在企业的经营目的讲究效益,这就可能致使一些合理的审计意见

5、被否定,使审计结论出错,引发审计风险;最后,现在审计方法是基础审计制度,实施这种审计方法的前提是企业对审计机构有严格的控制,所以,我国现阶段的审计制度本身就存在一些风险。 2.2业务引发型风险  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经济正不断的完善,市场竞争越发激烈,企业面临的是更加复杂的社会环境和经营环境,审计工作要应对的对象也变得更加复杂,这无疑也加大的审计的难度,审计风险也随之增加,加上现在大多使用科技手段进行作业,审计机构面对的信息资料也越来越多,出现差错的范围增加,为审计风险埋下伏笔,总的来说,审计部门现阶段面临的资料和信息十分复杂,业务方面出现的问题也更加突出,这不仅增加的审计人员

6、的工作压力和难度,也增加了审计风险的爆发肯能性。  2.3方法引发型风险  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有其固有的审计方法和程序,审计中的程序和方法是否使用正确会直接关系到审计的效果。目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通常以账页基础的审计方法为主,显然已经无法适应现在经营发展的要求;还没有形成有效的风险理论审计方法;抽样审计方法在使用中受审计人员的主观思维影响大;计算机科技审计技术在企业中还没有广泛适用。这些都是出现审计风险的隐患。  要真正了解审计风险,要时刻注意审计资料和信息上的真实性,没有认真考察审计资料和科学方法的适用,风险失察的可能性也会增加。目前的内部审计业务已不再局限于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

7、计,很多业务已经延伸到管理阶层,从财务责任扩展到经营责任、管理责任,审计职能从经济监督转变为以监督为基础的经济鉴证和经济评价,使用正确的审计方法已经显得十分重要,随着审计范围的不断扩展,有效的审计方法已经成为规避审计风险的重要保险。  2.4人员引发型风险  纵观世界的企业内部审计的形成,我国的内部审计工作起步较晚,而相关审计人员的培养也难以适应现实的发展速度。现阶段我国审计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品较低,综合素质不高,有关风险识别和控制处理风险的能力不足;大多企业内部的审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