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下重建宽容

关于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下重建宽容

ID:10609838

大小:5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7

关于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下重建宽容_第1页
关于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下重建宽容_第2页
关于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下重建宽容_第3页
关于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下重建宽容_第4页
关于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下重建宽容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下重建宽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下重建宽容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宽容思想促使我们对这一过程中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的思维方式发生了转变,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不可能不涉及马克思主义的一系列理论命题,因此,明确宽容这一思想的新维度,探寻其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是加深对宽容思想的含义及其合法性深刻理解的必要途径。  一、宽容的一般蕴涵  对概念的解读和把握,往往是理论分析的先导和前提。何为“宽容”?“宽容”这一概念本身就具有其独特的复杂性,尽管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使用“宽容”这一词语,但对“宽容”这一概念本身的复杂性似乎还认识不足。我们只有在分析宽容的概念之后,明确宽容的主体、内涵及宽容的价值

2、目标,才能更好地在社会发展中运用宽容的精神。从伦理学意义上来看:“宽容是在平等自由精神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对所不赞成的生活方式、价值理念、爱好兴趣的容忍和尊重。”从政治学意义上来看:宽容“指一个人或机构虽然具有必要的权力和知识,但是对自己不赞成的行为却不进行阻止、妨碍或干涉的审慎选择。所谓不赞成,既可以是道义上的,也可以是与道义无关的。当某一行为或习惯在道义上不被赞成时,对它的宽容则常常被认为是特别成问题的,甚或是自相矛盾的。宽容似乎要求承认错误的东西是对的,它常常是一个事关程度的问题,它要求做出正确的、给不同意见留有余地的判断。”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拉斐尔认为:“容忍是审慎地允许或

3、准许一个他不喜欢的事物的实践。只有当一个人有权不准许时,他才能有目的地表示容忍,即允许或准许。”  在中国古代的思想宝库中,也包含有丰富的类似于现代宽容思想的成分。“宽容”一词最早出自《庄子·天下》的记载:“常宽容于物,不削于人。可谓至极,关尹、老聘乎!古之博大真人哉!”在《荀子·非十二子篇》中则对“宽容”有精辟的解释,苟子说:“遇君,则修臣下之义,遇乡,则修长幼之义,遇长,则修子弟之义,遇友,则修礼节辞让之义,遇贱而少者,则修告导宽容之义。无不爱也,无不敬也,无与人争也,恢然如天地之苞万物。”另外,孔子把宽容作为治理国家的良策之一,他曾经主张:“宽则得众,惠则足以使民”(《论语·阳货》)

4、,在《左传·昭公元年》中有“鲁以相忍为国也”。  从以上对宽容概念的不同角度的论述,我们可以将宽容这一思想归结为以下几个特征:第一,宽容的前提是差异性的存在。宽容思想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因为宽容的前提是差异的存在,同时宽容的主体有能力阻止这种差异的存在而不进行阻止。第二,宽容的主体包括个体和社会,因此宽容有个体宽容和社会宽容之分。它可以是单个的人,也可以是一个社会组织,也可以是一个政党,也可以是具有国家强制力的最高政治统治权力。第三,宽容范围是广泛的。这一范围包括伦理、政治、法律、道德、宗教等涉及生活的不同层面;同样,宽容的范围可以是人与人之问的宽容,也可以是人与社会之间的宽容。第四,宽容是

5、一种积极的态度,它不是一种无原则的忍让,而是在一定制度允许的范围内这一前提下所作出的让步,从而实现个人的发展及推动社会的发展。最后,宽容思想的终极指向是为了求同。宽容并不是仅仅为了使差异的存在而存在,其最终的价值目标是为了求同,也就是为了一个共同的信念的实现,才使宽容得以存在。  二、历史语境中的“宽容”  宽容作为一种思想和意识,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形态下,虽然其表彰的一般形式上的蕴涵没有什么变化,但“宽容”在其一般形式的掩盖下,其在实质性质上可能相去甚远。由此,也带来了哲学家最难解决的问题:它虽然能够达致形式上的共识,但却很难得到其实质上的一致。这正像卢梭在研究人的知识时所说的:“

6、怎样把人身上固有的本性,与环境及人类的进步在改变人的原始状态时增加和改变的性质区分开?就像格老库斯的雕像,岁月、海水和风雨使它改变了模样,不再像一尊神,倒像一头凶恶的野兽;人在社会中,由于不断产生的种种原因,由于获得大量的知识和谬误,由于人的体质的变异,由于情感的持续冲击,其灵魂也发生了改变,可以说已变得面目全非,几乎无法辨认。”从社会历史发展进程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史看。从来就存在着不同的宽容观。  随着以土地所有制为主的封建社会的确立,地主阶级通过掌握土地这一生产资料,用契约租赁、缴纳地租、雇用佃户等方式对使用土地的农民进行剥削。尽管其实现形式各异,但其本质依然是依阶级存在为基础的一种剥削

7、与被剥削的社会关系。  封建统治者一方面宣传王权、皇权的神圣,处处宣传人们必须服从于封建秩序;另一方面也通过融人一些有利于阶级统治的思想来宣传所谓的宽容,为其制度的合法性存在提供理论上的依据。如儒家的仁爱思想、墨家的兼爱思想,这些宽容思想的学说,在客观上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从总体上看是一种借以麻醉和欺骗民众的道德工具。统治者提倡宽容美德的目的是亲和人际关系,掩盖等级专制下的冲突和不合理性,以防止或化解各种可能的纷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