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与应用

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与应用

ID:10611970

大小:123.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7-07

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与应用_第1页
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与应用_第2页
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与应用_第3页
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与应用_第4页
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与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与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与应用目录一、高性能混凝土的基本概念……………………………………………………1(一)出现背景………………………………………………………………1(二)定义……………………………………………………………………1(三)特点……………………………………………………………………1(四)应用……………………………………………………………………2二、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5(一)技术要求………………………………………………………………5(二)技术路线………

2、………………………………………………………5三、优选原材料……………………………………………………………………6(一)水泥……………………………………………………………………6(二)砂子……………………………………………………………………6(三)石子……………………………………………………………………6(四)外加剂…………………………………………………………………6(五)矿物细掺料(掺合料)…………………………………………………7四、优选混凝土配合比…………………………………………………………11(

3、一)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理………………………………………………11(二)配合比设计方法……………………………………………………12(三)配制的三大技术关键………………………………………………13五、精心施工………………………………………………………………………14六、技术性能及其检测……………………………………………………………14(一)工作性………………………………………………………………14(二)强度…………………………………………………………………18(三)耐久性…………………………………………

4、……………………19七、发展前景………………………………………………………………………23青藏线高性能砼的技术要求…………………………………………………25主要参考文献……………………………………………………………………27一、高性能混凝土的基本概念(一)出现背景当代大跨、高层、海洋、军事工程结构的发展对混凝土提出的更高要求;处在恶劣环境下既有建筑不断劣化、退化导致过早失效、退役甚至出现恶性事故造成巨大损失的严重恶果;原材料生产、开采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以及砂石料枯竭、资源短缺严重影响进一步发展的严酷

5、现实。这就要求混凝土不断提高以耐久性为重点的各项性能,多使用天然材料及工业废渣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高性能混凝土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并逐步完善与发展的。现在全球砼消费量88亿吨/年,约1.5吨/人,其中我国24亿吨/年,房建3.5亿,三峡1600万M3今后若干年仍是热销的大宗材料。(二)定义高性能混凝土(HighPerformanceConcrete简写为HPC)一词是20世纪90年代前后提出的,目前尚未统一认识,各国学者各有不同的看法,主要的有:美、加学派认为: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符合特殊性

6、能组合和匀质性要求的混凝土,所谓特殊性能组合是指易于浇筑而不离析的工作性,好的长期力学性能、早强、韧性、体积稳定性以及严酷环境下的高耐久性等性能的组合;欧洲学派认为: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水胶比小于0.4的新型混凝土;日本学派认为: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高流态、自密实、免振的混凝土;我国学者认为: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以耐久性和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并适合工业化生产与施工的混凝土,是一种环保型、集约型的绿色混凝土。从上可知,欧洲学派强调的是低水胶比条件下高强,高耐久性的特点,而日本学派强调的是良好的工作性能,我国

7、学者则从发展的角度强调可持续发展与工业化生产,各有所侧重而美、加学派阐述的比较全面,总之,高性能混凝土是具有高强度、高耐久、高流动性等多方面优越性能的新型混凝土。随着高性能混凝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各国学派的观点也会逐步统一起来。(三)特点从目前实际应用的高性能混凝土的情况来分析,归纳起来和传统的普通混凝土(简称OPC)相比有以下几个特点:1.原材料上,除了常规的水泥、水、砂、石四种材料外,必需使用化学外加剂和矿物细掺料,一共是六种必不可少的材料,而且后两种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多种复合,这在选材上就要求

8、与水泥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多种的外加剂之间(或细掺料之间)要求合理匹配,使具有黄金搭配,叠加效应的效果,增加了选材的复杂性;2.配比上,为了适应高耐久、高强的要求,使用的是低用水量(<180kg/m3),低水胶比(一般为0.28~0.40),控制胶结材总量≯550kg/m3;3.性能上,具有高耐久性(抗渗、抗冻、抗蚀、抗碳化、抗碱骨料反应,耐磨等);良好的施工性(大流动,可灌性、可泵性、均匀性等);良好的力学性能,早强后强均高;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合理的适用性与经济性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