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家谱文献的收藏、特点、体例及研究意义

台湾家谱文献的收藏、特点、体例及研究意义

ID:10613131

大小:63.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07

台湾家谱文献的收藏、特点、体例及研究意义_第1页
台湾家谱文献的收藏、特点、体例及研究意义_第2页
台湾家谱文献的收藏、特点、体例及研究意义_第3页
台湾家谱文献的收藏、特点、体例及研究意义_第4页
台湾家谱文献的收藏、特点、体例及研究意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台湾家谱文献的收藏、特点、体例及研究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台湾家谱文献的收藏、特点、体例及研究意义

2、第1...[文摘]本文介绍了台湾家谱的收藏情况,分析了台湾家谱的时代特点、姓氏特点及与宗亲会的关系,比较了台湾新旧家谱的不同体例,指出了研究台湾家谱的意义。认为台湾家谱反映了中国人民开垦台湾的历史,反映了台湾人口变化和迁移、社区聚落的演变、与大陆的血缘关系以及台湾的社会状况。1台湾家谱的收藏情况关于海外及台湾等地中国家谱的馆藏情况,据统计,认为日本国会图书馆藏有173部,东洋大学藏有500部,日本东洋文库收藏中国家谱最多,有816部。日本收藏的中国家谱中去除

3、重复者,约1228部。美国哈佛一燕京图书馆也藏有中国家谱,但数量很少,不足20部,美国国会图书馆藏右20种左右。海外机构收藏中国家谱较多的是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收藏了近千种。[1]美国家谱学会藏有大量中国家谱,其中有地区可考的约2747种。[2]另外,韩国、越南、新加坡、法国、英国等地也有中文家谱,惜无统计数字。台湾有人估计,流失在海外的中国族谱“当在四千部以上”。[3]但台湾家谱收藏情况如何?就馆藏来说,大陆图书馆很少藏有台湾家谱。例如,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家谱资料研究中心藏有中国家谱2565种,但台

4、湾地区的家谱一本也没有。[4]《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提要》收录家谱万余种,也无台湾家谱。台湾收藏的家谱一般有五种情况,一是由大陆携带来的旧版族谱,数量很大,体例整齐,虽然年代较早,但保存较完好;二是旧谱(一般是清代原谱)翻印或依旧谱体例加以续编重印;三是手抄旧时分支家谱以成一新谱,这类谱体例不齐;四是来台后重编之新谱;五是从国外如美国。日本等处翻印翻拍而来的。关于台湾家谱的收集工作,日据末期,台北“帝国大学文政学部”曾举办一次农村调查,调查项目中就列入“有无族谱”一项。调查发现,台湾民间藏有不少此类文

5、献。1945年台湾光复,台南陈仁德曾经发起和创立了台湾族谱学会,为了调查和收集现存的台湾族谱,四处奔波;他从台南跑到台北归绥街轩辕教的庙宇里,访问有关族谱资料。不久因经费短缺而不了了之。1953年,台北县文献委员会进行了一次抽户调查,共得家谱60余种(包括手抄稿本及简册在内)。这仅仅是一个县的数字,而台湾当时有5个省辖市和16个县、一个管理局,即使按16个县统计,平均每个县有50种家谱,台湾省约有家谱800种左右。[5]1956年,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开始着手对民间收藏的台湾家谱进行一次普查,在工作开展

6、之前进行了抽查,先从马、白二姓氏着手,以后又由宗亲会派人调查或纂修,如、1957年台中赖姓宗亲会就派人出来收集资料和撰写家谱。台北有位陈医生,也化力气收集了大量陈氏族谱。在收集家谱的过程中,台湾民众也很重视专家的作用,台湾有些社会人士还请著名历史学家戴炎辉教授出面,组织台湾地区的宗亲谱系学会,以此来推动台湾地区族谱的收藏与研究。与此同时,台湾各县市的文献会也把收集私家谱谍的工作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各县市在编制县市志民族篇时,把家族史料列为重要内容之一。卫惠林教授曾建议省文献会,是否化精力去收集台湾较完

7、整的一百种族谱,集中在省文献会,以此作为权威,但此事并未做成。就海外收藏的台湾家谱情况看,美国家谱学会馆藏中国族谱资料中,台湾家谱约198种,占总数的7%。[6]台湾《联合报》文化基金会为了收集中国家谱,不惜花费巨金,从美国、日本、英国等地各大图书馆摄制中国族谱微卷带回台湾,将近2000种,藏国学文献馆。其中台湾族谱约415种。[7]以上一些数据都是根据图书馆的公开统计而知道的,并不包括民间收藏。那么台湾地区公、私两家究竟藏有多少家谱呢?据有关调查资料所得出的结论,民间收藏的台湾家谱约有万余件。19

8、74年,美国摩门教会开始台湾族谱的收藏,找台湾家谱收藏研究专家王世庆先生商谈,双方约定在所有收集的资料拍照之后,须留一份在台湾。先从台北市郊开始做起,3年间收集了12oo多件。以后由中国文化大学接手,与摩门教共同合作,共收集了万余件家谱,拍成800多卷微卷,分藏在中国文化大学图书馆。“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联合报》国学文献馆等单位,美国摩门教图书馆也藏有部分家谱。[8]另据《台湾区族谱目录》所载,台湾约有10600种族谱,[9]这个数字同上述统计基本相同。2台湾家诸的特点2.1文献收藏的时代特点

9、据台湾国学文献馆和美国家谱学会图书馆馆藏台湾家谱分析,台湾家谱按编撰时代可分成4个时期:第一时期(明代):家谱收藏最少,仅2种。第二时期(清代):清政府对台统治期间,比较重视对地方志的收集和编撰,而疏忽了家谱的工作。上述两馆共藏55种。第三时期(日据时期):日本占据台湾后,妄图割裂台湾同祖国的文化联系,并在台湾推行皇民化运动,企图改变汉人姓氏,当然不会提倡修谱之事。但民间少数迁台支族,各自修谱,也有一定数量,如盛清沂调查所得的4种,即1921年编的《临濮施氏族谱》、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