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水疗配合功能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临床痉挛指数的影响

中药水疗配合功能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临床痉挛指数的影响

ID:10618180

大小:5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7

中药水疗配合功能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临床痉挛指数的影响_第1页
中药水疗配合功能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临床痉挛指数的影响_第2页
中药水疗配合功能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临床痉挛指数的影响_第3页
中药水疗配合功能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临床痉挛指数的影响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药水疗配合功能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临床痉挛指数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药水疗配合功能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临床痉挛指数的影响:温元强,董小丽,孔勉,余志华【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水疗配合功能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临床痉挛指数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在功能训练的基础上,进行中药水疗与传统水疗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并以临床痉挛指数评价其疗效。结果两个疗程的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均能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痉挛指数,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的差值为(1.79±1.06),较对照组(1.23±0.84)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均能改善脑瘫患儿的痉挛程度分布情况。结论在综合功能训练的基础上进行水疗治疗痉挛型脑瘫

2、患儿,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中药水疗治疗痉挛型脑瘫优于传统水疗,宜于在脑瘫患儿的康复中推广使用。【关键词】中药水疗;功能训练;脑瘫;痉挛型小儿脑瘫是指由出生前至新生儿期之间各种原因导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引起的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与姿势异常为主的综合征,其中以痉挛型脑瘫为多,约占脑瘫分型的60%~70%[1]。现代综合康复训练对缓解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肌张力具有确切疗效,然而其疗程相对较长,尤其是对中、重度痉挛的改善仍然存在一定的难点。在临床治疗中,笔者在功能训练的基础上,结合中药水疗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病例资料所有病例均来自于2005-10~20

3、07-12在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童康复中心进行康复治疗的患儿。随机分为中药水疗配合功能训练组107例,男72例,女35例,平均月龄(19.80±9.96)个月;传统水疗配合功能训练组102例,男65例,女37例,平均月龄(20.22±11.23)个月。两组患儿性别、年龄及病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根据1989年全国小儿脑瘫专题研讨会讨论通过的脑瘫诊断标准[2]制定:引起脑性瘫痪的脑损伤为非进行性;引起运动障碍的病变部位在脑部;症状在婴儿期出现;有时合并智力障碍、癫痫、感知觉障碍及其他异常;除外进行性疾病所致的中枢性运动障碍及正常小儿暂时性运动发育迟缓。  1

4、.3纳入标准符合脑瘫痉挛型诊断标准,肌张力1+级以上(包括1+级)或痉挛等级轻度及以上,能坚持完成治疗,依从性较好;6个月≤年龄≤4岁;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受试者。  1.4排除标准其他原因导致痉挛型运动功能障碍,不符合脑瘫诊断条件;合并有严重心、肝、肾疾病的脑瘫患儿;合并有精神病及严重癫痫者。  2方法  2.1水疗法在综合功能训练的基础上,分别对对照组及治疗组进行传统水疗及中药水疗的治疗。  2.1.1对照组采用气泡涡流浴,水温为36~38℃进行,每次30min,1次/d,每周5次,3个月为1个疗程。  2.1.2治疗组采用气泡涡流浴,水温为36~38℃进行,其中加入由钩藤、桑枝、伸筋

5、草、桑寄生、怀牛膝等研磨成的中药粉剂20g,每次30min,1次/d,每周5次,3个月为1个疗程。  2.2功能训练根据患儿年龄和病情,综合运用Bobath,Vojta及上田法进行训练,2次/d,每次30min,每周5次,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在两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  2.3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根据临床痉挛指数(ClinicSpasticityIndex,CSI)评分评价其痉挛程度:①腱反射:0分:无反射;1分:反射减弱;2分:反射正常;3分:反射活跃;4分:反射亢进。②肌张力:0分:无阻力;2分:阻力降低;(低张力);4分:正常阻力;6分:阻力轻到中度增加;8分:阻力重度增加。

6、③阵挛:1分:无阵挛;2分:阵挛1~2次;3分:阵挛2次以上;4分:阵挛持续超过30s。结果判断:0~7分:无痉挛;8~10分:轻度痉挛;11~13分:中度痉挛;14~16分:重度痉挛。  2.4统计分析两组资料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秩和检验,以P<0.05作为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3.2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临床痉挛指数评分差值比较结果见表2。表2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临床痉挛指数评分差值比较(略)经统计学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痉挛指数评分差值较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值大,且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组在缓解痉挛程度方面较对照组有一定优势。  3.3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痉挛程度分布比较结果见表3。表3

7、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痉挛程度分布比较(略)经统计学比较,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u=5.048,P=0.000,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u=6.852,P=0.000,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u=2.010,P=0.044,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在综合功能训练的基础上进行水疗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具有一定疗效,且中药水疗优于传统水疗的疗效。  4讨论在脑瘫各种类型中痉挛型发病率最高,占全部患者的60%~7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