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产品思维来看滴滴打车难打车贵的问题?

如何用产品思维来看滴滴打车难打车贵的问题?

ID:10618839

大小:5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7

如何用产品思维来看滴滴打车难打车贵的问题?_第1页
如何用产品思维来看滴滴打车难打车贵的问题?_第2页
如何用产品思维来看滴滴打车难打车贵的问题?_第3页
如何用产品思维来看滴滴打车难打车贵的问题?_第4页
资源描述:

《如何用产品思维来看滴滴打车难打车贵的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用产品思维来看滴滴打车难打车贵的问题?用户心理预期是一个需要长期运营引导的过程。未来我觉得低价的概念不应该被继续灌输,让用户感觉到能够安心打到车,享受更优质的出行服务,这才是一个网约车平台持久健康的关键。期待一个让出行更美好的滴滴。近期关于打车难和打车贵的问题引起朋友圈热议,很多人开始讨伐滴滴,其实仔细想一下,到年底了司机都纷纷回家过年了,供给端变少了,而需求端一点没少,打车的需求自然就难以像往常一样得到满足,按照市场规律打车变难和变贵,似乎是正常的吧。作为用户的立场上,希望既便宜又能快速打到车,这

2、个出发点是没错的。但是作为从业者,除了吐槽抱怨之外,不妨思考一下这个问题的背后,本质上是平台的供给与需求两端失衡,导致匹配成本变高,那么能否用产品思维来解决呢?一、「难」和「贵」是跟谁比,跟哪个时期比我们生活在一个体验经济的时代,习惯以感觉来描述所经历的服务体验,而「难」和「贵」都是一个比较级的形容词,这段时间集中出现这样的感觉一定是存在对比,「难」说明过去很容易,现在开始变难了。「贵」说明过去的价格可接受,现在的价格开始不能接受了。 1.同比滴滴去年与今年回想去年这个时候,有人吐槽过滴滴贵吗?印象中并

3、没有,因为那个时候滴滴尚在和Uber中国争抢市场份额,优惠券的力度虽然不及最开始一两年,但是仍然给用户端很大的补贴。滴滴的价格还是那个价格,只是被优惠券折扣之后,让人感觉实际支付的低价就是乘车价格,其实并不是,这就是优惠券在O2O运营中的巨大功效。去年这个时候滴滴打车难吗?印象中也没有,记得去年年初时和一个滴滴快车司机在车上闲聊,得知滴滴对于司机端都有「每月做满多少单就有奖励」的政策,所以那会儿做滴滴专车快车的司机师傅还有很强的动力在节假日期间依然出来跑车。滴滴还是那个滴滴,只是拓展市场时期的补贴因素存

4、在,一直让利于司机端和补贴乘客端,让用户形成低价才是常态的心理感觉。2.同比出租车和滴滴:出租车的打车成功率一直不高,司机拒载挑活儿的现象一直存在,而滴滴快车的价格比出租车便宜,打车成功率也高,所以用户愿意转向使用快车服务。打车难的问题在滴滴出来之前就一直存在,即使是在繁忙时段,滴滴快车的价格经过1.5倍、2倍动态调整之后,虽然价格在上涨,但是打车成功率在提升。试想一下下雨天的场景,一边是出租车价格稳定不变,但是基本打不到车,另外一边是滴滴快车动态调整部分价格,但是能够打到车,你作为用户会怎么选呢?(数

5、据为预估,可能有一定误差)二、最近集中爆发的背后原因滴滴的产品总监在知乎上po了这样一张数据图,基本可以看出近期供给端与需求端匹配失衡的原因。那就是司机端运力的降低,乘客需求的持续走高。在线司机数在去年年底雾霾严重期间的单双号限行期间有个明显的低谷,车牌号限制,所以司机无法出来接单。然而呼叫订单在那几天却是个小高峰,这也很好理解,原本自驾出行的那部分人因为限号问题也只能打车,所以造成供给端降低,而需求端激增,订单匹配故而失衡。另外从1月10日往后,司机端供给量出现持续下滑,乘客端需求量持续上升,所以造成

6、近期用户的不满与吐槽。结合滴滴官方提供的数据以及根据经验判断,近期出现打车难和打车贵的问题从根本上源于以下三点:(1)春节临近,外地的司机纷纷回家过年了如果是滴滴深度用户的话会发现,近一年北京地区的滴滴快车很多都是外地车牌,比如河北、河南等地。(2)网约车政策的收紧,让供给端长期走弱专车合法化随之而来的是各地网约车新政的出台,其主要措施是限制网约车司机的户籍。以上海为例,已在滴滴注册的41万余司机中仅有不到一万名司机具有上海户籍。一线城市是网约车的主要阵地,敢问又有多少具有北京、上海户籍的车主愿意出来跑

7、滴滴呢?(3)气温降低,出门打车的人也在增多用户对于出行是一个弹性的需求,天气好、不着急,大可以去坐公交地铁出行。但寒冬腊月尤其是最近气温持续降低,原本可以乘坐公共交通的那部分用户群也希望出门打车,这是需求端持续增长的原因。三、滴滴困境背后的人性悖论和真正需求这两天看到一篇题为《为什么说国人确实不配拥有更好的打车服务》的评论文章,里面提到多数人的观念决定着社会走向,公平竞争环境下,供给更丰富,只会让商品和服务更物美价廉。而畸形的网约车政策与管控,尤其是对供给端的打压,会让市场重回失衡的状态。出租车、专车

8、都只是公共交通的一种补充形式,并不是全民出行的解决方案。就像跨城交通中的火车与飞机,火车作为受国家调控的交通工具,是春运主要的出行解决方案,但飞机不是。所以即使是春运高峰时期,火车不会涨价,但是平常把打折作为常态的航空公司,在春运期间几乎都是原价。在享受低价与补贴的时候,就应该想到过这不是常态,如果变成了常态的话这家公司一定活不久,因为不符合正常的市场逻辑。如果重回滴滴出来之前的打车模式,有多少人愿意呢?我想很多人都曾有在路边招手叫车等很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