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考研经验

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考研经验

ID:10621406

大小:3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7

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考研经验_第1页
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考研经验_第2页
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考研经验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考研经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我是2013考研人,终于在自己的努力下,顺利的考入了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而且专业课分数也还比较高,250+吧。所以自己有一些感悟,分享给各位学弟学妹,希望会对你们有帮助。因为深深理解学长学姐在考研路上的重要性,所以大家如果有什么不懂的可以联系我,希望能让你们少走弯路。我qq:1121356214.中大的化学A考研试卷考三门:无机化学,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根据历年的统计,无机化学,有机化学每门50到60分左右。高分子化学是20分左右。无机化学建议大家用中大编写的版本,主编是蔡少华。有机化学建议用中山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合编的版本,主编是汪波。高分子用也可以用中大编写的,封面是

2、红色的,比较薄。对于无机化学。无机化学主要考上册,下册考的很少。上册的配合物,原电池,电解池,化学键理论是重点。下册主要就考推断题和分离题。上册的计算题考的很难。尤其是2013年的。只有在相当了解各个知识点的情况下才能在考研考试那种时间紧压力大的情况下游刃有余的做出来。所以对于上册的中大那本书上的计算题必须得非常熟练。还有,各位学弟学妹一定要弄懂化学键理论(价键理论,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杂化轨道理论,分子轨道理论),晶体场理论,配位场理论到底是什么,有什么区别!只有在相互比较的情况下才能深刻的理解,才能深刻的记住!一定不要死记硬背!否则过了一个月半个月就忘了。无机化学对于镧系收缩的

3、定义,原因,影响一定要熟记。对于有机化学,主要就是考反应,性质及其比较,合成,机理,推断(核磁,红外,质谱)。对于反应就必须得理解,得记忆了。大家一定要注意反应条件以及反应物。因为我们很多反应都是依照反应条件写的产物,反应条件不同,那么生成物也是截然不同的。性质的话其实都可以通过理解来做出来。只要理解了各种性质及其比较的原因,过了几个月都是不会忘的。所以一定不要死记。很多性质的比较有相似之处,大家一定要注意前后对应的看看,比较比较。这样就会清楚的知道,不会模棱两可。合成的话,大家一定形成一种思路。比如碰到有酮羰基的反应一定要注意羰基的保护,看到苯环就要想到其亲核亲电反应及其区别,看

4、到1,5二羰基就要知道是通过迈克尔加成得来的,看到一个羟基碳上连有两个相同的基团就知道那是酯的亲核取代合成得来的。看到1,31,41,6二羰基又是通过哪类人名反应得来的,等等。这些大家一定要总结出来,才能形成一种思维,这样看到合成题目里面有两个羰基就对号入座,以此类推,举一反三,形成这种敏感的思维。这样的合成就是有章可循了,而不是瞎打瞎撞。这样才能在紧张的考试中淡定的做出合成题目了。而对于机理题的话,实际上就是正负相吸,富电子原子进攻缺电子原子,含有孤对电子的原子进攻缺电子的原子,羰基的亲核(取代,加成)进攻,亲电(取代,加成)进攻,芳香化合物的亲电取代,亲核取代,等等。大家一定要

5、掌握教科书上有过举例的机理题,以前考过现题。推断的话,先看红外,再看核磁,质谱。看红外图可以知道含有哪些基团,看核磁和质谱可以知道含有几种质子峰,每种质子峰中质子的个数等等。要记住一些特征基团的红外频率,谱图样式等等。我觉得我的有机化学笔记确实还是可以的。在合成的要注意的地方,在各个容易混淆的反应条件,等等都有所标注。高分子考的比较简单,现题目比较多。大家把中大编写的那本高分子书看看就行了。后面的习题很重要。但是网上找不到答案。我很幸运,历年的师兄师姐积累了多年,所以答案也不是问题了。高分子的课后习题考过现题目,包括选择题和大题目。所以大家一定要会,要熟记。化学A在考试的时候,一定

6、要注意速度。化学A题目量很大很大。很多同学都是做不完,所以大家要熟练的掌握知识,并且有意识的提高考试时的答题速度。反正我考试的时候是没写完,不过还好也攻下120分。还有很多同学都说没做完,所以大家要熟练,注意速度,正确率。中山大学的化学B考研试卷考四门:结构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根据历年的统计,物化和仪器每年50到60分左右,结构和分析每年20到30分左右。物理化学可以用南京大学编的那本,仪器分析可以用北大编写的那本,对于分析化学的话,可以用武大编写的那本,结构化学用北大周公度编写的就行了。物化基本上就是考选择题。物理化学有考研题库,只要做了或背了上面的题目物化基本上

7、就解决了,没必要花费很多时间到其他题目上。仪器是比较重要的,大家一定要好好学,好好复习。对于仪器分析一定要弄懂各种分离检测的方法,并且是要前后对比的看书。因为有很多的分离检测方法很类似,有很多的分离检测方法是两种分一章,这是大家就要弄懂每种方法具体是什么,原理是什么,用来干什么,有什么特点,两种方法相比较,各有哪些优缺点。根据历年的考试情况来看,仪器分析和时事联系比较紧密。大家一定要注意举一反三,注意和当年的时事情况联系联系。分析不会考大的计算题,尽管在本科考试的时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