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抗肝纤维化临床研究概况

中医药抗肝纤维化临床研究概况

ID:10621996

大小:35.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7-07

中医药抗肝纤维化临床研究概况_第1页
中医药抗肝纤维化临床研究概况_第2页
中医药抗肝纤维化临床研究概况_第3页
中医药抗肝纤维化临床研究概况_第4页
中医药抗肝纤维化临床研究概况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药抗肝纤维化临床研究概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医药抗肝纤维化临床研究概况568{qJt中医20O7年6月第29卷第6期HebeiJTCM,June20O7,Vol29,No.6中医药抗肝纤维化临床研究概况吴树铎杨凯钿'(广州中医药大学2004级硕士研究生,广东广州510405)【关键词】肝硬化,辨证论治,综述文献【中图分类号】R242;R575.2;R575.2flS;R97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132—26m(2~)06—568一∞各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肝病及某些有毒物质所致的肝脏损伤,均可引起肝细胞炎症坏死,并继发纤维化的病理特征,肝纤维化(hepaticfibrosis,}IF)

2、是向肝硬化甚至原发性肝细胞癌发展的中心环节,在我国导致肝纤维化的主要疾病是乙型病毒性肝炎.传统观点认为,人的肝脏一旦发生纤维化或硬化以后,足不町能发生逆转的,而着名的肝病专家R0ng在对肝纤维化,肝硬化进行深入研究后,明确提出人典型的肝硬化完全可以逆转.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在肝纤维化的发生机制,调节因素,诊断及治疗方面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尽管试验药物很多,但仍缺乏能应用于临床的,高效,无明显毒副作用的西药.中医药洽疗肝纤维化在改善临床症状等方面体现了很大的潜力.现将国内近几年对肝纤维化的研究成果,特别是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纤维化研究现状综述如下:1肝

3、纤维化的中医病名肝纤维化是现代医学病理形态学概念,中医并无"肝纤维化"一词,因其常以胁痛,黄疸,胁下结块为临床表现,大多数文献都将其归属黄疸,胁痛,积聚,臌胀等范畴:但现代医学的肝纤维化概念并不等同于肝硬化,而中医概念上的积聚,臌胀多属肝硬化的中晚期,已不是肝纤维化的形成阶段,故肝纤维化应属于中医之胁痛,黄l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级高师班,广东,州510405作哲简介:吴树铎(1979一),男,硕士研究生在读.从事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疸,肝积较为确切.2肝纤维化的病因病机肝纤维化的病因病机复杂,众多医家侧重点也各有不同,有强调湿热,疫毒,痰瘀或肝

4、郁者,也有从络病论治者.姚希贤认为肝纤维化多因正气不足.湿浊邪毒乘虚而入,加之饮食失当.以致湿邪热蕴,脾失继运,肝失疏泄,迁延不愈,湿热停留,肝脾两伤,气滞血瘀.齐洪军等认为导致肝纤维化的始动病因为湿热毒邪外袭,痰瘀互阻于肝络,形成肝纤维化的最终途径为肝之津血凝聚,导致"痰湿","瘀血"沉积,肝络瘀阻成癌.刘为民等则认为肝纤维化应属中医学络病范畴.他认为肝纤维化的发展多经历由实而虚,由表及里,由聚致积,由气入血及络的动态变化,表现为"湿一热一毒一痰一虚"的病理过程.病机为湿热疫毒,滞留难解,肝郁脾虚,血瘀阻络.其病程关键环节在于"毒伤肝络,痰瘀交阻".尽

5、管各医家观点不一,但"正虚血瘀"作为肝纤维化的病理因素,为各家的主要共识.综上述观点,肝纤维化的病因多为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逸和蛊毒.病机可概括为:湿热,疫毒等外邪留着不去,日久致气血逆乱,热蕴痰结,瘀毒内积,肝郁脾虚,从而形成痞块,肝积.3肝纤维化的辨证分型肝纤维化的病因病机复杂,目前并无明确的诊断分型标准.由于我国的肝纤维化多由病毒性肝炎发展而来.故临床辨证分型多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治疗病毒性肝炎的辨证分型,分为肝胆湿热证,湿邪困脾证,肝郁气滞证.肝郁血瘀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热毒炽盛证等8型.但临床上从急,慢性肝炎发展到肝纤

6、维化,肝硬化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往往多种证候同时存在,很难将复杂多变的证候以一证概之.新近,有人提出j,对肝纤维化,早期肝硬化的中医证候诊断是否可以不必刻意去寻找,拟定,就以西医诊断体系为主,临床观察时可采集本病特征性的表现信息,如乏力,胁肋疼痛,纳差,腹胀等症状,肝脾肿大,蜘蛛痣等体征,以便于疗效观察.笔者认为是否可以综合通用的生存质量评定量表和体现中医学特色及本病的特点后制定中医生存质量评估标准来进行临床疗效评价.4中医药对肝纤维化的治疗4.1辨证论治及专方治疗4.1.1益气养血,活血化瘀类方王志华针对肝纤维化"血瘀正虚"的病机,根据中医"治未病"

7、及"既病防变"的指导思想,自拟中药扶正化瘀方(柴胡,赤芍药,生牡蛎,玄参,浙贝母,醋制鳖甲,酒制大黄,丹参等),治疗中医辨证为正虚血瘀,湿瘀互结之证的慢性重型肝炎后肝纤维化患者,连续用药4个月,测定治疗前后肝纤维化血清指标,结果该方可显着降低血清中的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透明质酸酶(HA),层粘蛋白(LN)及甲胎蛋白(AFP)的含量,提示该方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肝纤维化的发展.段钟平等以活血化瘀,养血柔肝为原则,运用复方861合剂(黄芪,丹参,鸡血藤等)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患者34例,治疗6个月后,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明显

8、下降,临床症状改善明显,肝脏组织活检治疗前后对比,肝脏纤维间隔变细变河北中医2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