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态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研究分析

农村生态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研究分析

ID:10623647

大小:5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7

农村生态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研究分析_第1页
农村生态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研究分析_第2页
农村生态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研究分析_第3页
农村生态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研究分析_第4页
农村生态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研究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生态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研究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农村生态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研究分析农村生态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研究,从而预测麦秸沟流域生态旅游的发展前景,为农村生态旅游的发展、规划设计及科学管理提供参考依据。生态旅游是以生态学原理为指针,以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为导向开展的一种既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又能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边缘性生态工程和旅游活动。目前,生态旅游己成为旅游业中最新的国际流行色,并被誉为绿色旅游。生态旅游从旅游者和旅游目的地二者相结合的角度考虑,实际上是保护大自然,实现环境保护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开发形式。与传统旅游相比,具有投入低、效益高、环保性和自然

2、性等特点。发展生态旅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保护农村生态平衡和自然环境,发挥生态效益,同时也可进一步为农村环境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真正发挥绿化在文化教育、科学考察、卫生保健、环境教育、旅游观光上应有的功能,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能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脱贫致富。生态旅游在我国起步较晚,现在处于初级阶段,各地区都有以当地生态环境优势发展生态旅游的例子。深刻认识生态旅游在中国,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发展,对其生态价值、社会价值进行全面估量是十分必要的。笔者通过考察麦秸沟流域资源条件,分析

3、其发展旅游的优势,并采用生物游憩资源分析和风景资源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其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评价,从而预测麦秸沟流域生态旅游的发展前景,以期对各地农村生态旅游区建设规划具有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同时也希望能给其他尝试开展农村生态旅游的地区提供借鉴,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1、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1.1研究区概况麦秸沟流域位于陕西省泾阳县北部的龙泉乡刘德村(108。51~108。54E,34。4115~34。4145N),流域面积860km,属于泾河水系二级支流,为土石沟壑区,海拔高程593~452m,

4、相对高差1401TI左右。流域呈扇状,主沟道长2000m,沟壑密度0.58km/km2。土壤以红土■简介收稿日期郝咪娜(1981一),女,新疆石河子人,工程师,从事水土保持研究、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研究,E-mail:haomina2004163.。20116-2O内蒙古民俗文化旅游商品化对策研究,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解决问题的对策。内蒙古是一个民俗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开发、推介具有浓郁内蒙古特色,系列完整的民俗文化旅游产品是内蒙古树立旅游形象、增强旅游竞争力的一种重要手段。旅游商品化给内蒙古地区经济发展带

5、来了益处,但就传统文化的发展保护而言,又是一种威胁。要想使旅游商品化在内蒙古民俗文化的生态发展与民族地区经济的持续增长之间得到平衡,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解决问题的对策。一、内蒙古民俗旅游资源内蒙古自治区是以蒙古族为主体、其他民族并存的聚居区,有其独特的民族风情。蒙古族这个马背上的民族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出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情文化。内蒙古民俗旅游资源主要由蒙古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为代表的民俗旅游资源组成,具体包括以下系列。1.传统生产与生活方式。游牧倒场、六畜饲养、围猎狩猎、特

6、色捕鱼等。2.居住民俗。蒙古宫帐、古列延式的蒙古包群、各类毡包、介字房、蔓子炕、斜仁柱等。3.特色饮食。奶食品、肉食品、酒文化,如全羊宴、烤全羊、手把肉、诈玛宴等。4.社会民俗。特色婚俗有鄂尔多斯婚礼;待客礼俗有下马致敬、叩首三拜等;信仰民俗有萨满教各式祭祀仪式、藏传佛教、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等。5.游艺民俗。游戏竞技类有摔跤、赛马、射箭等;民间歌舞有安代舞、顶碗舞、筷子舞、马头琴、好来宝等。6.节庆民俗。那达慕、祭祀成吉思汗、马奶节、敖包会等。内蒙古民俗文化是以蒙古族文化为典型代表的草原游牧文化,由于地域辽阔,

7、又表现出多元性特质和地域性差异。从总体上来看,内蒙古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特色鲜明、形式多样,与自然环境相结合,可观性强,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二、内蒙古民俗文化旅游商品化的类型在内蒙古自然与人文等各项旅游文化资源中,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针对内蒙古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现有形态,将内蒙古民俗文化旅游商品化研究内容确定为四种类型。一是静态民俗文化旅游商品化,如民俗博物馆、民俗文化展览馆等;二是动态民俗文化旅游商品化,如那达慕竞技参与活动等;三是民俗产品向旅游商品转化,如蒙古族奶食

8、品、草原工艺品等;四是劳务向民俗文化旅游商品转化,如蒙古族的餐饮、礼仪等服务内容与形式。三、内蒙古民俗文化旅游商品化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一)树立正确的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理念民俗旅游是文化旅游的一种特殊形式,是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其实质就是追求文化差异和文化认同,其文化特质必须是积极而健康的。内蒙古民俗旅游资源丰富多彩,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得益彰,共同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