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者行为、会计行为、会计信息失真

企业经营者行为、会计行为、会计信息失真

ID:10634590

大小:5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07

企业经营者行为、会计行为、会计信息失真  _第1页
企业经营者行为、会计行为、会计信息失真  _第2页
企业经营者行为、会计行为、会计信息失真  _第3页
企业经营者行为、会计行为、会计信息失真  _第4页
企业经营者行为、会计行为、会计信息失真  _第5页
资源描述:

《企业经营者行为、会计行为、会计信息失真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企业经营者行为、会计行为、会计信息失真【摘要】本文以现代委托─代理理论作为分析工具,对会计行为主体理性行为的产生过程进行了重新审视,揭示了会计行为的产生与会计信息使用者行为特别是企业经营者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认为:“放弃原则”的行为不能由会计行为主体自身“自生”,只能由企业经营者“传导”而来;以“放弃原则”的行为作为隐性委托代理行为所形成的委托代理关系,是企业经营者与会计行为主体之间赖以形成的真正意义上的委托代理关系。由此廓清了人们在认识上存在的偏差,为研究探索当前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治本之策提供了最佳路径

2、。  【关键词】会计行为主体、企业管理者行为、“理性失真”、委托代理关系  一、会计信息质量取决于会计行为主体对“会计标准”的执行态度  会计系统的运行状况取决于会计行为主体(会计人员)依据“会计标准”(国家统一制定的会计法律、准则、制度等)作用于行为客体(会计对象)的理性行为过程。当会计行为主体选择严格执行“会计标准”的行为(下称“坚持原则”)时,所产生的会计信息就是全真的会计信息;反之(选择偏离或拒绝执行“会计标准”的行为。下称“放弃原则”)则是失真的会计信息。认识会计行为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其意义在于

3、:(一)为科学合理地划分会计信息失真的种类和特征提供新的视角,便于促进会计信息失真研究向纵深发展;(二)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影响会计行为的根本因素,从而找准根治会计信息失真的治本之策提供新的分析起点。由此,会计信息失真可划分为人为会计信息失真和非人为会计信息失真(由于个人业务技术素质原因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两大类。其中人为会计信息失真又可进一步划分为道德风险型人为会计信息失真和理性预期型人为会计信息失真(下称“理性失真”)两小类。道德风险型人为会计信息失真指的是由会计行为主体个人在无任何“外界因素”(除“会计标准

4、”之外的各种会计环境因素)影响的情况下,纯粹出于自私的行为所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涂改票据、贪污公款等);“理性失真”指的是由会计行为主体个人在受到“外界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基于最大化自己期望效用函数的目的和动机,选择符合个人理性的行为所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鉴于“理性失真”已成为当前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基本特征,因此本文的分析指的就是该种类型的会计信息失真。  二、企业经营者行为:决定和影响会计行为的根本因素  众所周知,会计行为主体既非“企业价值”的创造者,又非剩余索取权的分享者,因此,在没有任何“外界因素”影

5、响的情况下,即使偏离或拒绝执行“会计标准”能使自己受益,但由此而获取的额外收益(额外收益表现为平均收益)也远远不足于弥补由此所带来的潜在风险(平均收益小于风险成本),其理性选择必然是“坚持原则”,而没有任何的愿望和动机促使他改弦易辙,另择“放弃原则”的行为。因为这样做的结果并没有对他本人的个人效用带来丝毫的增进,是非理性的。  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时,上述情况则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同其他行为主体一样,会计行为主体的个人期望效用函数也将发生重大偏移,“坚持原则”的理性行为必然被“放弃原则”的理性行为所取代。问

6、题的关键是,是什么样的“外界因素”以及以什么样的行为方式在作用与影响企业会计行为选择的?我们知道,会计系统运行的最终目的或会计的根本目的就是向投资者、债权人、政府、企业经营者等广大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对他们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从根本上说,“会计所提供的信息”是由“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所决定的,因此,作用与影响企业会计行为选择的“外界因素”自然也就非会计信息使用者莫属了。由于各行为主体对“需要”的依赖程度(利害关系)不同,也就决定了其作用与影响会计行为的欲望大小各异。但欲望毕竟是欲望,要想变为现实,还必须同时具备

7、以下两个条件:⑴在当前的社会经济环境下,构成“外界因素”的某一行为主体的理性选择必须是“放弃原则”,也即他采取这种行为所带来的现实好处应大于为此付出的代价,符合成本收益原则;⑵该行为主体必须有足够的能力和办法将这种行为“传导”给会计行为主体,并对会计行为主体的理性选择施加影响,从而改变其选择的结果由“坚持原则”为“放弃原则”。仅有“放弃原则”的理性行为,而没有“传导”的能力;或仅有“传导”的能力,而没有“放弃原则”的理性行为,都不可能导致“放弃原则”的会计理性行为出现,二者缺一不可。  在当前我国的会计实践中

8、,会计信息使用者及其作用与影响会计行为的形式主要表现为:  (一)政府。1.以国家经济管理者的身份,代表广大会计信息使用者共同利益,通过制定会计法律、准则、制度等“会计标准”的形式,规范企业的会计行为。国家这一特殊身份的出现,也就自然地决定了其制定的“会计标准”必然成为广大会计信息使用者共同认可的作为企业会计行为主体加强会计管理、进行会计核算和实施会计监督,以及国家审计、税务机关和社会中介机构进行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