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力2》读书心得感悟

《影响力2》读书心得感悟

ID:1063497

大小:3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11-07

《影响力2》读书心得感悟_第1页
《影响力2》读书心得感悟_第2页
《影响力2》读书心得感悟_第3页
《影响力2》读书心得感悟_第4页
《影响力2》读书心得感悟_第5页
资源描述:

《《影响力2》读书心得感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影响力2》读书心得感悟读了《影响力2》,我让自己每天看一章书,每章做一个小结,一本书再做一个总结。把一些心得写下来,供自己闲暇时翻翻,让空空的脑海,慢慢装下些知识,在此谈谈读书心得感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影响力2》读书心得感悟,欢迎大家阅读。《影响力2》读书心得感悟篇1组织动机:设计奖励机制1、我能接受任何批评,只要它是未经修饰的赞美。——艺术家诺埃尔·考沃德2、外在奖励是第三选择•善意却适得其反的奖励不胜枚举。它们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人们总是将奖励作为首选鼓励策略,以影响行为。•在合理得当的变革努力中

2、,奖励应排在第三位:首先将关键行为与内在满足感相结合;然后努力获得社会认同;最后才会考虑选择外在奖励以激励行为。如果你不谨慎地遵循这个顺序,很可能会失败。•马克·莱伯博士及其同事研究发现:孩子在参加自己喜欢的活动时得到奖励可能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实验对象一旦得不到奖励,不但不会更积极地从事该活动,反而会减少活动的次数。•“过度辩证假说”认为:如果人们因做自己本来就喜欢的事情而获得奖励,他们会以旁观者的角度看待它。想到自己的行为,人们意识到自己会从这种活动中得到奖励,因而产生质疑,如果事情本身有趣别人为什么提供奖励

3、?因此,人们从因为兴趣转而因为奖励而行动,一旦奖励取消就会减少从事该活动。3、明智地采取激励措施•保证所给的奖励及时、令人满意且与关键行为紧密相连。一旦你这样做,奖励即使非常小,也能帮助人们解决一些顽固的长期存在的问题。•如问题少女收容所的试图自杀率显著上升,通过激励方案:被收容少女如果试图自杀,那么她在接下来的一周内就不能看电视,试图自杀率顿时下降为0;另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常旅客对航空里程累积的热衷。4、正确的行动越少越好•提供外在奖励时,如果你已夯实了之前的动机源头的话,奖励通常并不需要太大。重要的是礼物背后的

4、意义而非礼物本身。奖励往往具有象征意义,它会激发许多重要的社会力量,而远远高于奖励自身的表面价值。•如果你满怀个人动机和社会动机完成了自己的工作,象征性的奖励具有很大的价值;如果你没有这些动机,外在奖励则会成为一种嘲笑和讽刺。•微小的奖励与关键行为密切相关,并能规范关键行为。5、奖励关键行为而不仅是结果•对于复杂的任务,最好分解成一个个较小、可实现的目标,并不断对行为的改进予以嘉奖;不要等到人们实现了惊人的成就时才给予奖励,而要对行为上的任何小进步都进行奖励。•奖励正确的结果和行为:有时候结果看上去好却可能是不正当

5、的行为造成的,如果只奖励结果如产量则可能丧失更重要的如质量;因此,如果不观察人们的行为,贸然奖励很可能是不明智的做法。•只奖励关键行为:人们可以控制行为,市场变化以及其他外部变量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于是,影响力大师们不断观察并奖励支持重要的关键行为。今井正明的《现场改善》一书着重指出,日本人认为奖励付出和努力很重要,结果并不重要。•警惕分裂性的激励措施:人们往往对自己发出的信息不闻不问,于是总是心口不一,不知不觉地奖励了错误的行为;许多组织都有一套完善的奖励机制,但由于设计不当,只会使人们产生错误的行为;当行为出

6、现混乱时,很可能是你自己设立的奖励机制引发了问题。6、惩罚•做出明智的选择:惩罚远不能保证产生积极强化的效果,也许会减少之前错误发生的可能,但只是暂时现象,而且结果无法预期,也许人们会在暂时地压抑后故态重萌或刻意反抗;惩罚在使用无度时,还会带来有害的情绪问题,如积极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对习得性无助的研究。•惩罚之前给予警示:利用惩罚而无需把握分寸的一种方法就是给你试图影响的人以警示,亦即给予明确的警示,让他们知道如果继续朝错误的方向发展,将面临哪些消极后果,但这时不要予以惩罚。如果他们不再有不良行为,那威胁警告既

7、发挥了效用,又使他们无需承担实际的后果。•警示无效实行惩戒组织能力:改变环境1、你是你所处环境的产品。所以,请选择最有利于你朝着自己目标发展的环境。从环境的角度审视你的生活。你周围的事物是否有助于你获得成功?还是会阻碍你的发展?——企业家克莱门特·斯通2、通过改变环境,而不是改变人,从而达到持久的改善效果。3、很少有人会想到通过改变物理空间进而改变人们的行为。我们一看到别人有错误的行为,就希望改变他们,而不是改变他们的环境。我们只顾及事物人为的一面,完全忽略了细微却强大的因素的影响,如一个房间的大小、一把椅子的高矮

8、等。我们没有充分利用环境,有两个原因:•我们往往忽视了环境中强大的因素;•即时我们意识到环境的影响,却往往不知道如何应对。4、乔治·凯林的“破窗理论”:混乱的环境会发出无声却强烈的信息,鼓励反社会行为。“一个没人修理的破窗,表明没人负责也没人在乎”,这种小问题会引发更多的混乱行为,包括暴力行为。5、如何利用环境来提升影响力:•注意观察,提高觉察力;•目视化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