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老营堡为例对明朝堡寨建筑的探索

以老营堡为例对明朝堡寨建筑的探索

ID:10637228

大小:5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7

以老营堡为例对明朝堡寨建筑的探索_第1页
以老营堡为例对明朝堡寨建筑的探索_第2页
以老营堡为例对明朝堡寨建筑的探索_第3页
以老营堡为例对明朝堡寨建筑的探索_第4页
资源描述:

《以老营堡为例对明朝堡寨建筑的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以老营堡为例对明朝堡寨建筑的探索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传统文化与落后文化、旧文化的混清,直接导致了人们对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不力。在一些人看来,要更新,就要破旧立新,就要快刀斩乱麻、放开手脚干。而片面追求经济建设,忽视文化建设和历史文化保护,让更多髙楼大厦和旅游发展吞喷了很多历史建筑,毁坏了不少历史名城的风貌。这不但使文化遗存和原來的地方风情、城市风貌一扫而光,割断了社会的历史文脉,而且,长此以往更会造成一个民族文化的弱化。笔者通过对老营堡及其周边堡寨类建筑和聚落进行深入研究,用建筑学、城市规划以及建筑史知

2、识挖掘堡寨类建筑的历史与文化内涵,以期探索边关堡寨建筑的研究的一般方法和手段。1.2研究范围及意义本文研究区域为明代外三关地区(即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的三关首镇老营堡,三关在行政区划上属太原府北境。明帝国为防御蒙古人在当地先后修建了大量堡寨、城墙及缴台、壕暂,开辟了不少道路,其基本格局仍然沿袭至今。这些边墙大多依山傍水,成为今天行政区界线。今日的地理、地质工对这一地区己经有更加全面而确切的认识,不过,如果我们详细考察整个明代在当地的防卫建设,就会发现当时的防卫区划与各种地理区域基本吻合。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当

3、地的地理认知己经达到了很高的成就,今天人们对这一区域的地理认知就是在那时奠定的。在整个三关地区,从地质构造来看,以云中山脉为界,总体上可以分为东部河谷与西部高原两个地理单元。云中山断层东侧的滤花河谷是一个下沉的地塱。滤浓河上游自东向西流经恒山与五台山之间,河谷较为狭窄;下游自北向南流经云中山与五台山之间,平坦开阔,形成忻(州)定(襄)盆地。云中山以西直至黄河河谷,为晋西高原,属于黄土高原的一部分,在地质结构上是与鄂尔多斯相连的一块陆台。晋西高原整体地势高峻,加之与蒙古高原接壤,气候寒冷干燥,与东部滤论河谷形成

4、鲜明对比。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人文环境,东西两区在历史上都有明显差异。第二章堡寨建筑综述2.1明代军防体制明代是在推翻元朝暴政后建立起来的,为了更加有效的建立防御蒙古残部入侵中原,修养生息和巩固政权,明朝在建朝初期到正德年间的一百年来不断的完善和修砲长城戍卫边防并设立九边重镇制。九边重镇即戍卫边防的九个镇,三关镇为其一也。三关镇也称太原镇、山西镇,东起太行西至黄河,北以内长城与大同镇为界,南部与内地连为一体,地域范围覆盖今山西省析州市所属十六县市的大部分地区。三关地区防卫体制的建立正是特定边防形势下因地制宜的

5、产物。明代在太原镇西北边境地区进行行政建置简化,并且建立大量城堡作为军事防御据点。关于九镇设置,最有代表性的史籍记载为:刊刻于嘉靖十三年(1534年)的《九边图论》,初设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继设宁夏、甘肃、莉州三镇。专命文武大臣镇守提督之。又以山西镇巡统驳偏头三关,陕西镇巡统驳固原,亦称二镇,遂为九边。九镇中的军事管理级别几乎相同皆由巡抚、总兵、副总兵、参将、守备、把总、操守来组成。镇守总兵即是该防区最高军事长官,一般跟总兵同驻镇城或其他重要的城堡统领兵马3000人(视实际情况而定)每个镇皆有巡抚一员

6、并配设有抚院。一镇防区划分为若干路,路是一次级的防御单位,每城设置参将一员,设府于军事地理上重要城堡,称为路城。一路统领若干堡城。堡城为路城次一级的防御单位,数量不一,每堡城设守备一员,管辖本堡城及所属堡寨。堡寨是各镇的基层防御单位,每堡寨设把总或操守一人。此外,各镇还设置游击将军数员,统领游兵三千名。一旦遇警,游击将军率所部兵赴各路截杀,平日则驻扎于镇城或制定的城堡。级别稍低于参将,受镇守、巡抚的调遣。2.2卫所制卫所制是明朝最主要军事制度,是明太祖朱元緯所创造的。这一构想于隋唐时期的府兵制。明洪武十七年,

7、在全国的各军事要地,设立军卫。一卫有军队五千六百人,其下依序有千户所所、百户所、总旗及小旗等单位,各卫所都隶属於五军都督府,亦隶属於兵部,有事调发从征,无事则还归卫所。这一制度吸取中国历史屯田的经验,明太祖朱元璃亦曾夸口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据《山西通志》记载:洪武置山西都指挥使司领太原左、太原右、太原前、振武、平阳、猫州、镇西七卫,保德州、宁化、泌州、纷州四所(弘治五年升汾州千户所为卫,成化十一年置偏头守御所,弘治十一年置宁武,嘉靖三年置八角,十五年置老营,几加设守御千户所者七)。有八卫:太原左、太原

8、右,太原前、振武(代州)、平阳、激州、镇西(奇嵐)、纷州,和七所:宁化、保德州、泌州、偏头、宁武、八角,老营。除了卫城、所城和下级的城堡之外,还有骚站、递运所和铺舍,分散在全境内。释站和递运所有的设于州县城内,也有的另建驿城,例如,广武骚城就是独立骚城,规模周长二百八十步。铺舍,又称铺屋,街坊巡逻军卒驻扎、办公之所,位于连接州县城的交通路上的小村里。第三章周边地理环境及历史背景..........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