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体验式教学提高核心素养

注重体验式教学提高核心素养

ID:10645736

大小:5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7

注重体验式教学提高核心素养_第1页
注重体验式教学提高核心素养_第2页
注重体验式教学提高核心素养_第3页
资源描述:

《注重体验式教学提高核心素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注重体验式教学提高核心素养摘要:体验式教学对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发展有着独特的作用.针对课堂教学的现状,结合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目标,通过分析例证体验式学习在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中的意义.提倡教师克服各种主观、客观困难,重用、多用、活用体验式教学策略.中国9/vie  关键词:体验;核心素养;科学探究  对于核心素养,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定义体系,但大同小异.我国提出的核心素养体系如下图1,在体系中科学精神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学会学习主要是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

2、习方式方法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等基本要点.实践创新主要是学生在日常活动、问题解决、适应挑战等方面所形成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等基本要点.这些素养往往都要在课堂教学中来培养,特别是物理课堂.  而体验是指:学习者亲自参与或置身某种情景或场合通过感觉、感受、体验来认识事物.通过感觉、感受、体验可以使学习者获得对某种知识、技能、情感,或加深对原有知识、技能、情感的认识.体验是影响学习者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重要活动.可见,体验学习在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认为:在

3、物理的课堂教学中应注意让学生体验以下几个方面:  1体验知识的发展与延展  物理知识的形成有一个特定的背景和过程,学生从物理学史出发,或是从生活的需要出发感悟物理知识为何要发展,是如何发展的,以知识发展为脉络从中感悟知识发展过程中涉及到的思想方法、研究策略等.  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第一个片段――力和运动的关系时:我们知道运动和力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理�F象.早在两千多年前人们就开始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直到伽利略和牛顿时代才得以解决[1].运动和力的关系问题不仅深化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而且体现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对人类的思维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学生虽然

4、已经知道力的作用效果之一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但头脑中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还是会频频出现,如“有力才会运动”“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就要停下来”……要让刚刚学习物理的初中学生判断“运动要靠力来维持”还是“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两个对立的观点是极其困难的.我们必须让学生亲身体验现象、观点的改变、正确理论的建立,他们才能认可、理解.  体验一:在水平桌面上推物理课本,推则动,不推则停.  观点:要使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如果这个力被撤销,物体就会停止运动,即“运动要靠力来维持”(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体验二:在水平桌面上推一玻璃球,它滚动起来,手离开玻璃球后,它还继续

5、滚动一段距离.  观点: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伽利略的观点).  体验三:用细线系一小球让它在水平桌面上做圆周运动,细线断了,小球不再做圆周运动.  观点: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伽利略的进一步观点).  通过以上体验,学生不仅理解了错误观点错的原因,而且深知正确理论建立的原委,同时了解到物理学家发现知识、研究规律的曲折历程,科学情感得到浓浓的熏陶.  科学知识具有延展性,课堂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的表层,还应该挖掘科学知识的生产、生活、社会的实用价值,这种延展将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学科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索科学的强烈欲望[2].  如:大气压

6、强  学生喝饮料总是认为是吸力的结果,是大气压把饮料压入嘴里的说法不能理解,甚至不能接受这个事实.我们可以试着让学生来体验一下这个活动:用在腰部一周打了几个孔的矿泉水瓶装满水,拧紧盖子,水流不出来;打开盖子,水从小孔喷射出来;再拧上,再打开,现象依然.通过这次体验,学生不仅理解了这个道理,更加明白了茶壶盖子上有一小孔的原因和科学依据.  2体验探究过程与研究方法  新课标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这些只有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才能接触到,才得以锻炼和培养,特别是合作

7、探究.现在的学生,自我意识比较强,争强好胜,不太善于与别人合作.如果教师设计的实验在不合作的情况下难以顺利进行,那么学生就会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能够培养学生的个性能力和良好人格.  例如: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分组实验)  教师可以设计这样几个环节:  你发现成像的性质与什么有关?把你的发现讲给大家听听.(体验合理猜想)  你打算如何改变物距?有参照标准吗?(体验制定计划之一)  你打算用什么做物体,为什么要选它?(体验择优)  你明白要测那些量,要观察什么,并记录什么吗?(体验设计表格)  你如何分工?(体验统筹安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