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论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ID:10648116

大小:5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07

论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_第1页
论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_第2页
论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_第3页
论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_第4页
论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提要」机信息技术的使得网络空间的个人隐私权受到前所未有的严重挑战,这种状况已经严重阻碍了商务和网络的进一步发展。强化对网络空间的个人数据和隐私权的保护,已成为国际网络立法确当务之急。本文鉴戒先进法域的立法经验并结合我国当前现状,提出了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相关立法建议。  「关键词」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体系  1890年,美国私法学者布兰戴斯和沃伦在《哈佛法学评论》(《HarvardLaail的方式张扬特定他人的隐私”  论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提要」机信息技术的使得网络空间的个人隐私权受到前所未有的严重挑战,这种状况已经严

2、重阻碍了商务和网络的进一步发展。强化对网络空间的个人数据和隐私权的保护,已成为国际网络立法确当务之急。本文鉴戒先进法域的立法经验并结合我国当前现状,提出了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相关立法建议。  「关键词」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体系  1890年,美国私法学者布兰戴斯和沃伦在《哈佛法学评论》(《HarvardLaail的方式张扬特定他人的隐私”。[5]  对网络环境下个人隐私权的保护主要涉及如下领域:  (1)具有可识别性的个人资料的保护。任何对个人资料的非法收集、存储、使用都是对个人资料隐私权的侵犯。  (2)个人生活秩序的保护。网民有权按照自己的意

3、志在网上从事或不从事某种与社会公共利益无关的活动,不受他人的干涉、破坏或支配。  (3)个人私事的保护。任何人包括网络服务商,不得不当窥视、泄漏、干涉他人的私事。  (4)个人领域的保护。国家、网络服务商、黑客等不得对个人的信息系统进行攻击、破坏。但国家为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对网络进行监视而触及网络使用者的隐私,则依法可免责。  二、网络空间隐私侵权状况  因特网上对公民隐私权的侵害主要存在于以下几种情形中:  (一)网站对个人信息的侵害  美国国会统计办公室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说,97%的美国网站不能达到政府制定的保护隐私的标准。目前的网站大都配有监

4、视用户上网习惯的软件,甚至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就制作了用户的档案,记录用户的电子邮件地址和网上购物习惯。这无疑是对公民私人信息的一种侵犯。另外很多网站破产时往往违反以前所作的关于公道利用顾客个人资料以及不与任何第三方共享顾客个人信息的承诺,通过出售顾客的隐私资料狠赚最后一笔。有人以为这些能够正当建立顾客个人资料档案的网站是对个人隐私的最大威胁,这些资料很可能受到无法预计后果的监控或被一些不道德的公司和个人利用。固然为数不少的网站在要求访问者提供私人信息时附有信誓旦旦的隐私权保护声明,但只有极少数网站做到了网络安全专家的要求,向顾客说明数据的搜集、范

5、围、获取信息的途径、网站保障数据的安全措施以及信息的使用权限。而即使这样的隐私权保护策略也往往形同虚设,一些网站不但无视其保护隐私权的规定,非法搜集用户的个人资料,甚至还与第三方共享用户的敏感信息,以牟取暴利。上网者和网站已对私人资料的回属和使用权限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但另一方面,大部分人为了获取网站的免费服务和商品,往往主动将个人信息泄漏给网站,这会导致很多无法预料的后果,而网站可以以受害人同意为抗辩理由阻断其获取个人信息的违法性。  (二)专门的网络窥探业务  网络业的兴起带来对信息的狂热追求,其中蕴含的巨大商机培植了一大批专门从事网上调查业务

6、的公司。只需支付低廉的用度,任何机构和个人都可以获取他人具体的个人资料。一些网络公司未经用户同意或知情就在他人的硬盘上加进Cookies(一种跟踪文件),非法监测用户上网习惯,收集访客信息,以实现自己的贸易目的。美国最大的网上广告公司Doubleclick就因此而受到美国互联网隐私保护组织“电子隐私信息中心”(EPIC)的指控。但目前在公众和私人信息中搜集资料的网络窥探调查业务不仅不是违法行为,反而还是一项获利不菲的业务。这一对于公民隐私权最具杀伤力的行业行为必须得到法律上的规范。  (三)设备供给商的侵权行为  有些软硬件厂商在自己销售的产品中

7、埋下伏笔,对消费者的数据隐私进行收集。据报道,微软的icrosoft、Deja、Realail中隐私权保护的一般原则:“事先知道公司政策(知道Email可被别人查阅)即可视为对隐私权无公道期看。且所有者、经营者对本网络的访问不构成截获。”1994年SteveJacksonGamesV美国特勤处一案中明确,国机构未经授权不得私自阅读或删除私人的电子邮件,截获电子邮件数据更需获得法律执行令而非搜查令。  (二)欧盟:立法规制模式  与美国相比,欧盟更注重通过立法来保护个人资料的安全。欧盟议会1995年10月24日通过的《欧盟个人资料保护指令》(EUD

8、ataProtectionDirective)几乎包括了所有关于个人资料处理方面的规定。其目的在于保障个人自由和基本人权,以及确保个人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