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管道排水管水力清淤科技分析

大管道排水管水力清淤科技分析

ID:10651941

大小:5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7

大管道排水管水力清淤科技分析_第1页
大管道排水管水力清淤科技分析_第2页
大管道排水管水力清淤科技分析_第3页
大管道排水管水力清淤科技分析_第4页
大管道排水管水力清淤科技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管道排水管水力清淤科技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大管道排水管水力清淤科技分析1.绪论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时期党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的一种新的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和重大举措。当前,我国社会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但同时也产生了大量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的不利因素,主要包括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建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

2、务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等因素阻碍了社会的正常运行,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党提出了和谐社会这一新的发展要求。榆林是我国乃至世界罕见的能源资源富集区,位于陕西北部,辖1区11县,总面积4.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53万。全市已发现8大类48种矿产,榆林是以矿产资源为依托,集资源开发与加工转化为一体,以发展能源化工产业为主导,建设步伐不断加快。2011年榆林重点建设项目100个,年度投资600亿元,其中能化项目55个,年度投资414亿元;重大

3、前期项目60个,其中能化项目33个。2011年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540亿元,增长16.3%。实现主要工业品产量:原煤2.8亿吨,增长8.8%;原油1092万吨,增长11.2%;原油加工量309万吨,增长18.3%;兰炭1500万吨,增长56.2%;天然气123亿立方米,增长11.8%;发电量400亿度,增长15.4%。这里煤炭、石油、天然气和岩盐等矿产资源储量大、质量好,是中国最大的能源化工基地。现已探明煤碳储量1460亿吨,石油储量3亿吨,天然气储量1.18万亿立方米,岩盐储量8854亿吨,丰厚的资源

4、禀赋为榆林发展能源化工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榆林作为主要的能源化基地,其开发建设不仅带动了榆林地区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也使该地区社会的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城乡区域互动并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自然环境建设成就斐然、社会治安大局平稳。但是,在基地开发建设的同时,经济、产业结构发展失衡,资源环境发展失衡,社会保障覆盖面窄,收入分配差距过大,治安防范工作不到位等阻碍榆林和谐社会建设问题的显现,已经成为影响榆林和谐社会建设的主要障碍。因此,研究榆林能源化工基地

5、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1.2研究意义(1)该课题的研究不仅可以丰富资源经济学与和谐社会基本理论,而且有助于陕北能源资源富集区在资源开发中完善利益分配制度,摆脱富饶的贫困陷阱,促进陕北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发展。(2)该课题的研究可以丰富和发展二元经济理论的应用,对改善陕北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3)该课题的研究有助于榆林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榆林科技、教育、文化和卫生事业发展,促进榆林全面社会进步,进而推动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和发展,使基地能源化工产业健康持续快速发

6、展,保障国家的能源供给安全。1.2研究综述和谐社会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重大的转折,是在总结我国和国际上其他国家现代化建设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针对我国改革和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而提出的。它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布局的重大调整,对执政理念的重大升华,这一重大命题引起了我国学术的高度关注,成为当前学术界的一大热点问题。政界和学界普遍认为和谐社会的实质就是利益关系平衡,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是:扩大社会中间层,减少低收入和贫困群体,理顺收入分配秩序,打击犯罪,扩大就业,改

7、善社会关系和劳动关系,公平处理各种社会矛盾,最终实现富强、民主、和谐、公正而又生机勃勃的小康社会。目前,国外有关陕北榆林和谐社会建设的专题性文献尚未出现。自1998年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启动以来,国内虽然专题性研究成果较少,但有关和谐社会的内涵及和谐社会建设的思想渊源等相关研究成果为本课题的展开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前提条件。1.2.1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探讨已有的研究中,关于资源开发中的利益关系的研究成果如下:(1)林锦盛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探讨。他的观点集中于和谐社会这一人类代代相传的社会理想

8、,从哲学的高度,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探讨,对于增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自觉意识,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无疑是必要的。他认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主线,增强构建的物质基础;正确协调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扩大构建的群众基础;推进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夯实构建的社会基础;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李西源关于社会公平与社会主义和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