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种方案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成本效果研究

4种方案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成本效果研究

ID:10656743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7

4种方案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成本效果研究_第1页
4种方案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成本效果研究_第2页
4种方案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成本效果研究_第3页
4种方案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成本效果研究_第4页
4种方案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成本效果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4种方案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成本效果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4种方案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成本效果研究【摘要】目的对阿莫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舒巴坦+阿奇霉素,头孢硫脒和头孢硫脒+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进行药物经济学分析,为临床提供用药参考方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4组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的方案的成本-效果。结果4组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以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药物治疗的成本-效果分析、增量成本-效果分析显示头孢硫脒优于其他3组药物。结论头孢硫脒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比阿莫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舒巴坦+阿奇霉素和头孢硫脒+阿奇霉素经济,符合药物经济学原则。【关键词】阿莫西林舒巴坦;

2、头孢硫脒;阿奇霉素;支气管肺炎;成本效果支气管肺炎又称小叶肺炎,是儿童最常见的肺炎[1]。小儿肺炎是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严重疾病,而细菌是引起此病的主要原因,因此抗生素疗法成为治疗该病的重要措施。[2]本文对214例儿童支气管肺炎分别用阿莫西林舒巴坦(A组),阿莫西林舒巴坦+阿奇霉素(B组),头孢硫脒(C组)和头孢硫脒+阿奇霉素(D组)组进行治疗,并进行药物经济学研究。在保证临床疗效的前提下,降低医疗成本,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61材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某院2005年经确诊为儿童支气管肺炎的住院患

3、者的患者共214例。患儿的临床表现为发热(早期体温多在38℃~39℃,亦可高达40℃左右)、咳嗽、气促或呼吸困难,肺部有中、细湿�音,WBC计数异常或X线提示肺部有感染性病变。同时,剔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对头孢菌素过敏以及已接受其他抗生素药物治疗的患者。分成4组:A组:61例,其中男41例,女20例,平均月龄(15.45±4.02)个月,平均住院日(7.49±2.70)d。B组:46例,其中男36例,女10例,平均月龄(14.17±4.47)个月,平均住院日(8.45±2.77)d。C组:57例,其中男32例,女25例,平均月龄(

4、14.96±8.97)个月,平均住院日(6.59±2.17)d。D组:50例,其中男32例,女18例,平均月龄(14.56±8.54)个月,平均住院日(7.76±2.45)d。1.2治疗方法A组:阿莫西林舒巴坦:50mg/(kg・d),静脉滴注。B组:阿莫西林舒巴坦+阿奇霉素:分别50mg/(kg・d),静脉滴注。C组:头孢硫脒:50mg/(kg・d),静脉滴注。D组:头孢硫脒+阿奇霉素:分别50mg/(kg・6d),静脉滴注。其他治疗均一致,在治疗期间不使用其他抗生素,并及时进行对症治疗,包括止咳平喘,退热,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

5、1.3疗效评定根据卫生部抗感染药物疗效判定指标的4项内容分为4级,即①痊愈: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病原菌检查4项均恢复正常;②显效: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但其中1项未完全恢复正常③好转:病情有好转,但达不到显效标准;④无效:用药72h以上,病情无改善或加重。根据痊愈显效和好转数据计算有效率。1.4统计方法检查指标数据以(x±s)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成本确定成本是社会在实施某一药物治疗方案或其他治疗方案的整个过程所投入的全部财力资源、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消耗[3]。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

6、和隐性成本。本观察所有患者均为儿童,均需家属看护,且分别来自不同经济条件的家庭,其误工费和陪护费较难统计,隐性成本也较难计算,本方案只以直接成本计算。直接成本指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所消耗的一切费用。[4]每例药物治疗成本=床位费+治疗药物费用+治疗费+检查费+放射费+护理费+其他费用。1.6不良反应评估检查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发生。根据开始和结束时的实验室检查,综合评估,确定不良反应的发生是否与所用药物有关。2结果62.1疗效分析四组治疗方案的疗效比较见表1。2.2成本-效果分析(CEA)所谓成本-效果分析(cos

7、t-effectiveness,CEA)是将备选方案的成本以货币形态计量,收益则以临床效果为指标来表示,进而对各备选方案的成本和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的一种评价方法[5]。成本-效果分析(CEA)是以C/E为指标的一种结果评价方法。C/E是成本与效果的比值,表示取得单位效果所需的成本。在多数情况下,C/E比值越低,表明产生一个效果单位所需的成本越低,该方案的实施就越有意义。但由于C/E比值的相对性,在备选方案互斥时,C/E易导致得出错误的评价结论。因此,对互斥方案应进行增量分析。该法是以△C/△E为指标,对CEA结果进行评价的一种增量

8、分析方法。△C/△E是两比较方案成本差额与效果差额的比值。本文以C组为参照,其他3组与之比较,结果见表2。从表2看,B组C/E最高,每单位疗效所花费的成本最高,其次依次为D、A、C组。但从△C/△E比值看,B组并不是最高的,每增加一个效果单位所需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