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隶书碑刻中常见书法艺术与笔法

汉代隶书碑刻中常见书法艺术与笔法

ID:10657438

大小:5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7

汉代隶书碑刻中常见书法艺术与笔法_第1页
汉代隶书碑刻中常见书法艺术与笔法_第2页
汉代隶书碑刻中常见书法艺术与笔法_第3页
汉代隶书碑刻中常见书法艺术与笔法_第4页
汉代隶书碑刻中常见书法艺术与笔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汉代隶书碑刻中常见书法艺术与笔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汉代隶书碑刻中常见书法艺术与笔法  汉代书法上接秦朝以前的大篆、小篆,下启草书、行书、楷书的萌芽和发展。隶书作为两汉时期主流文化和正体文字,在中国书法史和汉字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汉字虽然早在商代就已构成体系,但长久以来并没有专门的体称,先秦文献,没有对汉字字体或书体的专用名称,最早出现字体和书体之名的是《汉书艺文志》和《说文解字》序。这两部东汉文献使用了一系列有独特指称意义的字体和书体,标志着汉字字体演变和书体演变。  班固《汉书艺文志》记载秦始皇时始造隶书,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于徒隶。自尔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

2、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隶书在战国时代就已有萌芽,并在秦朝广泛运用。署书亦称榜书.隶书体自战国后期出现后,虽在汉代文献中已被称作隶,但还有佐书八分古隶今隶等称谓。  什么是八分书?指什么书体?自晋初期书论中出现这一概念以来,至今尚无定论,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说法:一是指字体的大小;二是指楷法、楷书;三是指笔势有如八字两个笔画相背之意。  魏晋至元明从总体上说隶书退出了主流书体的舞台,近1500年间盛行行书、楷书、草书三大书体,隶书在人们的心中已成为了古体字。当然在魏、晋、隋、唐、宋、元、明、清时期也有一些隶书碑刻和书法名家,在金石学和复古

3、书风的推动之下,隶书一息尚存,并未消亡。  清至近现代,隶书进入了复兴时期。在众多书家努力之下,清代金石学、考据学、文字学等文化的滋养,一些汉学家、朴学家以其深厚的学术修养,提笔书隶具有学者风范,而今天的书法家们特别又受到秦汉简牍的启发在取法汉碑外另辟蹊径,再现了隶书这一古老书体的艺术魅力。  下面对汉代隶书碑刻中较为常见的几种做一些介绍和笔法浅析。  一、汉礼器碑  汉礼器碑全称《汉鲁相韩勑造孔庙礼器碑》(以下简称《礼器碑》),金石录记载的名称是《韩明府孔子庙碑》,汉永寿二年刻。  高234厘米,宽105厘米。藏山东曲阜孔庙。碑阳十六行,每行三十六字。 

4、 此碑自宋至今着录最多,是一件书法艺术性很高的作品,历来被推为隶书极致。  书风劲健、端庄,方整秀丽。碑之后半部及碑阴是其最精彩部分。艺术价值极高,一向被认为是汉碑中经典之作。  明郭宗昌在《金石史》评云:汉隶当以《孔庙礼器碑》为第一。清王澍在《虚舟题跋》中评此碑说:隶法以汉为极,每碑各出一奇,莫有同者,而此碑最为奇绝,瘦劲如铁,变化若龙,一字一奇,不可端倪。  《礼器碑》的线条质感,与东汉时期的其他隶书碑刻有着一定的差异。它属于平正端庄、俊挺宽博一路。碑文中有的字笔画细如发丝,铁画银钩,坚挺有力;有的粗如刷帚,却又韵格灵动,不显呆板。尽管线条起伏变化,但

5、通篇看来又不失和谐,在力量感的表现上非常成功。因此,临习《礼器碑》可选择弹性较强的兼毫笔,着重练习笔力。  此碑分四面,有碑阳、碑阴之分。碑阳部分结字端庄,章法排列也较为规律,堪为《礼器碑》风格的代表,故入手应从碑阳始。但从艺术角度讲,碑阴亦有其独特的价值。其用笔奔放飘逸,自然成趣,字的大小不甚统一,横列的法则也被打破,抒情性极强,在整个书意上倾注了书法家更多的主体精神与气质,因而碑阴也是临习中不可忽视的。  《礼器碑》的碑阳部分,章法处理是字距宽,行距密。这种章法充分展现了和谐、端庄、秀美的整体特征。而碑阴部分往往是纵有序、横无列,行与行之间有一定间距,

6、字距参差不齐,富于流动感,通篇自然灵动,富有生气。  临习《礼器碑》,在用墨的处理上可讲究一点儿变化。一般在书写方笔时,墨色宜润泽,不宜枯燥。要注意线条的相互关系:粗线条所占的地位较为重要,是整个字的主笔,力量也较为集中,用墨较重;而细线条处于辅助地位,用墨也轻。如果我们临习时要写一根方笔入纸的线条,而恰在此时笔端乏墨,不妨可改用圆笔入纸来临摹这一根线条。临习《礼器碑》,应首先着眼于由粗细线条组成的有机整体,保持字的力度不散。  《礼器碑》的用笔,以方笔为主,要求每一点画做到笔笔送到,强调用腕力书写,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笔势开张,万毫齐力。  下面,笔者分析

7、此碑点画的写法:  一是横画。如元天王造上部的两横画,均为平画。写平画时,落笔是藏锋逆入,然后把笔锋转向右行,笔心在笔画中行笔,收笔时提锋回收。礼器碑中,横画一般都写得很瘦劲挺直,纯用笔尖竖锋行笔,且落笔和收笔都很干净。  二是竖画。竖画写法与平画相同,只是方向由水平改为垂直。如中陵京华中的竖画,起笔藏锋逆入,收笔时笔锋自然上提回收。  三是折法。折画的写法是先作横画,到转折处提笔换锋再下按行笔。横画到折画处微微提笔向下再写竖画。注意折的转角运笔一定要提起来,调整好笔锋然后下行,不能直接转笔扭锋而下。  四是波磔的写法。礼器碑中,字的波磔用笔起落十分明显。

8、如二百乐世字。这些字中的波磔,逆锋入笔,向左下方斜落,再提笔向右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