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上的显失公正和变更判决论文

行政诉讼上的显失公正和变更判决论文

ID:10657882

大小:49.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07

行政诉讼上的显失公正和变更判决论文_第1页
行政诉讼上的显失公正和变更判决论文_第2页
资源描述:

《行政诉讼上的显失公正和变更判决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行政诉讼上的显失公正和变更判决论文内容提要本文围绕着行政诉讼法第54条(四)的适用问题,探讨了显失公正的涵义,否定了审判实践中向比例原则扩展的进路;指出显失公正的适用范围应当进一步扩大到所有的行政行为而不是仅限于行政处罚行为,法院对显失公正的行政行为的司法判决应当是撤销而不是变更。关键词行政诉讼显失公正变更判决一、引言:问题的提出众所周知,在传统行政法中,因为分权的缘故,法院只对合法性问题进行审查,对行政裁量决定的优劣(merits)问题一般都保持着高度的克制态度.freeleritsdistinction)。在普通法上,这方面的尺

2、度基本上都是沿着英国的orris)就说过,“自然正义只是公正在司法上的放大”(naturaljusticeisbutfairnessateexpectation)一起发展成为英国行政法的基本支流(fundamentalramifications)。⑨在新西兰、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行政法上,对程序公正的探讨更是表现出极大的热情,透出丝丝入微的关怀。但是,我们有没有必要把显失公正往程序意义上拓展呢?似乎没有必要。理由是:第一,从《行政诉讼法》第54条(二)3之规定,⑩及其与第54条(四)之间的关系看,显失公正显然没有必要包含程序上的不公正

3、,最好是将程序上的问题都放到第54条(二)3上来解决。第二,程序性审查(程序违法)、合法性审查(越权,形式违法)和合理性审查(滥用职权,实质违法)一道构成了司法审查的基本结构,形成了三类最基本的审查模型板块。显失公正只是合理性审查之下的一个支流,没有必要流淌到程序性审查的“河床”之中。第三,从普通法的经验看,organ)说的,不管是怎么表述,根本问题还在于,在能够容忍行政机关裁量的度数和不允许不当行使裁量之间来寻求获得一个大致公平的平衡。16换句话说,实际上不得不交给法官来全权定夺。司法干预的程度,取决于法官的克制和对其宪政角色的良

4、好感觉。但是,作为法官来讲,必须清楚,绝对不是说,法官只要不同意行政机关的裁量决定,就可以撤销或变更之。而是说,必须是裁量决定明显或极其不合理的时候,才有司法干预的必要性和正当性。所以,看来,假如我们在实质公正上也采纳了与普通法极其不合理相同的内涵,那么,我们在对显失公正的操作过程中,也很有可能会出现在不同(地区)的法院之间、在不同案件的审查之中的宽严、松紧问题。我更愿意把这种现象看成是这一标准所固有的、内在的特性之表现,是一种不得不付出的代价,或者说成本。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真正只能从正面、实质上进行评判,只能适用显失公正(极其

5、不合理)标准的机会可能不会很多。这是因为,一方面,在行政诉讼上虽然从形式上将举证责任倒置过来,要求行政机关对其裁量决定的合理性举证,但是,事实上行政机关又怎么可能泛泛而谈、无的放矢呢?它还必须针对原告指出他在哪些地方不合理了,显失公正了,才有可能有目的地辩驳,也才能真正实现诉讼目的。所以,原告仍然不能不实际上承担举证责任。但是,要相对人指出哪些地方不合理,显失公正了,是很困难的。17另一方面,裁量决定出现实质不公正,在很多情况下可能是因为裁量过程出现了问题,比如,考虑了不相关因素,或者追求不适当的目的;或者是在最终形成的行政决定的结

6、果上违反了合法预期之保护原则,18所以,可以切换到这些相对客观的标准上来审查。因此,上述标准在整个“滥用职权”(不合理)的标准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和作用,实际上是最后性的、补强性的。正如肯恩(PeterCane)指出的,“毫无疑问,在理论上法院是把(狭义)不合理看作是一个司法审查的标准,其实际的作用很难预料。在elissaPoole,“LegitimateExpectationandSubstantiveFairness:BeyondtheLimitsofProceduralPropriety”(1995)NeateExpectatio

7、nandSubstantiveFairness:BeyondtheLimitsofProceduralPropriety”(1995)NeesGoudieQC,JudicialRevieateExpectationandSubstantiveFairness:BeyondtheLimitsofProceduralPropriety”(1995)NeinistrativeLaforth,“FairnessandLegitimateExpectationinJudicialReviebridgeLaateExpectationandSu

8、bstantiveFairness:BeyondtheLimitsofProceduralPropriety”(1995)NeinistrativeLainaryInquiry,Greenakers:theTheoryandPract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