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兴趣培养方法

小学数学兴趣培养方法

ID:10659665

大小:48.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07

小学数学兴趣培养方法_第1页
小学数学兴趣培养方法_第2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兴趣培养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兴趣培养方法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1002-7661(2017)10-0096-02中国9/vie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迷恋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小学生对学习数学有无兴趣,往往关系到学生的数学能否学好。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该重视对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培养。  一、联系生活、唤起兴趣  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入迷地去追求,去探索。小学生也是如此,小学生一旦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

2、必将成为他学习的内在动力。为此我常常在教学中根据教材联系学生的生活,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例如:在教学买文具时,我给学生举了一个生活事例:“奶奶给小明1元钱去买铅笔,每支0.4元,问小明应付多少钱?”我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回想自己买东西时付钱的过程,有的学生很快就能从过去的经验中得出答案。这样我把数学题目联系生活的方式化抽象为具体,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因为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并不是那么枯燥乏味,而是能真正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对学习数学产生了兴趣。  二、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古语云

3、:“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中,平铺直叙地讲,一般不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根据教材的特点,通过设置悬念,提示矛盾,学生才会生疑,才能要求释疑,才能产生求知欲,从而激发兴趣。设置悬念,不仅在课的开端,而且要贯穿课的全过程,使学生的兴趣持久保持,不断增强。例如在教“三角形的边的关系”时,我先拿出三组小棒(单位cm):3、4、5;2、3、5;1、3、5;让学生分成3个小组,每组分别给一组小棒,让学生自己动手摆看能不能摆成三角形,条件,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获得体验,解决遇到到的问题。如在教学轴对

4、称图形时,我让学生先准备了一些图形:不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等。在学生理解了轴对称图形的含义后,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看自己所准备的这些图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哪些不是,为什么?像这样让学生自己动手,达到手脑并用,又由于是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从而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又如我在讲角的认识时,选用了电视机上的室内天线作为教具。两根天线的一端固定在一点上,相当于角的顶点;而两根天线的一端可以拉长,恰似角的两条边(射线)。然后通过多媒体用动画方式演示出来,很快就引导学生

5、认识了角的特点。可见,教具和多媒体的使用,能把要解决的问题直观、形象、具体地展现给学生,架起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桥梁,可以达到理解掌握新知识,培养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四、开展活动、巩固兴趣  由于学生所处的阶段不同,学到一定的数学知识后,就不会满足于课内的知识。这时,我们教师应积极组织各种数学活动,这样更有利于因材施教,学生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参加,达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例如:在小学除法初步认识的教学中,我让学生拿10颗小石子,分成两份,要求分得同样多,看谁分

6、得快。从分好的结果看,学生是把10颗小石子分成了两个5。接着又鼓励分好的同学仔细思考,并根据分法列出算式:=2。如此,通过所学知识的活动化,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动机、情感、注意力都集中到学习上来。把学生的思维情感维系在了教学活动中。但是,培养学生强烈而持久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仅仅依靠课堂教学的活动化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活动化的基础上,充分开展如数学知识竞赛、举办数学墙报、社会调查、数学案例研究等课外活动,开阔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

7、,拓宽知识的尝试和广度,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开拓性发展,产生自觉的探求数学问题的强大的内驱力,从而培养学生强烈而持久的数学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既扩大了知识面,又发展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学以致用、提升兴趣  我们不管学什么知识,最终目的都是“学以致用”。对学生来说学习数学也是如此。如在学生学过周长后,我让学生自己测量并计算学校操场的周长;在学过长方体的表面积后,我让学生计算要粉刷教室的面积等等。我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从而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

8、兴趣。  总之,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在一定条件下培养起来的,只有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的知识,所以我们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成发展中的人,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不单是为了学习数学,也是为了生活应用,更是为了将来更好的学习和生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