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写景抒情散文解读策略

高考写景抒情散文解读策略

ID:10659793

大小:5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7

高考写景抒情散文解读策略_第1页
高考写景抒情散文解读策略_第2页
高考写景抒情散文解读策略_第3页
高考写景抒情散文解读策略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考写景抒情散文解读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考写景抒情散文解读策略余树财高考写景抒情散文内容丰富繁杂,考生做这类散文阅读题往往心存畏惧。而从高考阅卷实际来看,这类题的得分情况也往往不尽如人意。本文拟谈高考写景抒情散文的一种解读策略,以供教师复习备考时参考。一、把握常规的写作思路写景抒情散文看上去材料多而杂乱,阅读时似乎总在云里雾里,不知到底要表现什么。如果我们教会学生去理清此类作品的写作思路,学生读懂写景抒情散文就不是难事。高考写景抒情散文的景物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文本的主要描写对象——情感或文本主旨的主要载体,这类景物我们称之为“主要景物”:另一类是与“主要景物”相关联的景物,这类景物叫作“次要景物”。

2、判断文本中景物的主次,一看文章标题的写作对象,二看文章的主要内容,即文章主题主要寄附在哪个景物上。“次要景物”的描写是为“主要景物”的描写服务的。两者在文本中孰先孰后,没有固定的程式。有一些写景抒情散文会先写“主要景物”,再写“次要景物”,如2014年高考福建卷《祖屋》,即先写“主要景物”祖屋(大门、正屋),再写“次要景物”燕子窝。有一些则相反,先写“次要景物”,再写“主要景物”,如2012年高考广东卷《荷叶》,就是先写“次要景物”宏村秋景.再写“主要景物”荷叶——残荷和新荷。还有一些则是二者描写交叉进行,如2008年高考全国I卷《阳关古道苍凉美》,先写“主要景物

3、”阳关古道的古阳关遗址,再写“次要景物”——通往古阳关路上的沙漠、芨芨草、骆驼刺及林带,接着又转向“主要景物”阳关古城。景物描写构成写景抒情散文的主要内容,但写景抒情散文如果只停留在写景的层面,文本的意蕴往往不够深厚丰富。而高考所选的写景抒情散文意蕴一般都比较丰富,这一方面是高考的权威性对文本的经典性有一定要求,另一方面是文本的选择还要便于高考命题。因此,高考写景抒情散文在内容上不会只是景物的大杂烩,文本在写景之外一般还会写到与景物相关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如2008年高考全国I卷《阳关古道苍凉美》,在“主要景物”和“次要景物”的交叉描写后,文本转向叙写哲学家

4、、诗人、戍边将士对生活深刻而丰富的感触,给后人留下了哲思和诗情。写景抒情散文内容上的这种安排,使的思想和情感有了依附,文中的景物也因此有了灵气,有了深度,有了厚重感。文本也因此而层次分明,内蕴丰富。在写完了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之后,写景抒情散文一般就进入了收尾部分。这一部分,一般都会或明或暗,或显或隐地表达情感,表现主题。需要说明的是,写景抒情散文的主题不一定要在文本的结尾部分表现,在“主要景物”“次要景物”、历史文化及风土人情的描写中也会寄寓的情感、哲思或感悟。正因为此,写景抒情散文的思想意蕴和情感意蕴往往很丰富,文本主题常常呈现出多元性。综上分析,写景抒情散文

5、的常规写作思路可以图示如下:把握了写景抒情散文的这个常规写作思路,学生解读此类文本就有了一把钥匙,对文本主题意蕴的把握就不会云里雾里,学生的畏难情绪消褪,阅读信心增强,接下来的解题自然会轻松许多。二、以历史文化的视角观照景物描写高考写景抒情散文除了景物描写外,一般还会写到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有些景物本身就是文化名胜或文化古迹,如2014年高考山东卷《浣花草堂》中的杜甫草堂。这就要求我们在解读文本时,要有历史文化意识。首先,要挖掘景物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有些景物本身就是中华文化中的原型意象,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历史的厚重感,如2005年高考广东卷《壶口的黄河

6、》。在国人的心目中,黄河已远非一般意义上的自然河流。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黄河逐步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黄河及其衍生出来的黄河文化代表了中华文化的主体。文本通过对壶口黄河惊人气势的形象描绘,让读者感受到壶口的黄河“才是中国的河”,从而赞美壶口的黄河所体现的中国历史和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而对这黄河历史文化内涵的理解恰好就是当年高考命题的重点。试题围绕这点出了两道题:19.为什么说壶口的黄河“才是中国的河”?请联系全文作答。20.文章结尾强调“该有人为黄河作传的,那应是中国人的自传”,这句话有什么含义?如果我们在备考复习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解读这类文本的历史文化意识,训练

7、学生以历史文化的视角来观照景物描写,学生回答这两道题的方向就很明确。如何培养学生解读景物描写的历史文化意识?借用古诗词中的意象解读是一个重要方法。古诗词中的传统意象,如月、菊花、莲等,都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在平时古诗词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归纳整理一些意象(景物)的历史文化内涵,并通过一定的训练,教会学生将古诗词中的意象内涵迁移到写景抒情散文的景物解读上来,进而内化为学生的解读意识和解读方法。其次,分析景物描写所关联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所包含的丰富意蕴。写景抒情散文中的景物有些本身就是文化名胜或文化古迹,这些景物关联着不同寻常的历史人物、历史故事或神

8、话传说,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