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区村镇聚落景观格局演变概述

太行山区村镇聚落景观格局演变概述

ID:10663112

大小:5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7

太行山区村镇聚落景观格局演变概述_第1页
太行山区村镇聚落景观格局演变概述_第2页
太行山区村镇聚落景观格局演变概述_第3页
太行山区村镇聚落景观格局演变概述_第4页
太行山区村镇聚落景观格局演变概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太行山区村镇聚落景观格局演变概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太行山区村镇聚落景观格局演变概述第一章乡村聚落景观研究文献综述1.1基本概念1.1.1乡村、聚落乡村是居民以粮食种植为主要农业生产活动的一类农村居民聚集区的总称,又被称为农村。聚落起源于旧石器时代中期。而到了新石器时代,粮食种植业和畜牧业开始逐渐分离,以农业生产作为主要生活的氏族定居下来,出现了真正的乡村。依据乡村居民从事具体农业生产活动内容的不同,可以将乡村分为农业村(种植业)、林业村、牧村和渔村,也有农林牧渔等兼业村落[1]。根据乡村行政管辖与否,可将乡村分为自然村和行政村。自然村是村落实体,行政村是行政实体。若干个行政村可以组成一个大型的自然村,而一个行

2、政村一般由几个小型的自然村构成。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聚落是人类有意识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它是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在我国古代聚落一词指的是村落,我国《汉书沟洫志》记载:或久无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而到了近代泛指一切居民点。聚落内部的建筑样式因人类种群的居住方式不同而异。例如,马来西亚婆罗洲伊班人居住的大型长屋,我国福建地区的客家土圆楼,黄土高原地区的奋洞,中亚、北非等干旱风干地区的洞穴住所,中国南方沿江沿岸的水上住所,草原游牧民族地区的移动帐房等,都是比较特殊的聚落外貌。聚落是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之一,它包含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两

3、种类型。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有它自身的演化进程,世界上许多聚落正在成长,也有许多聚落在不断衰落。聚落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适应和改造自然环境的结果,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聚落的外部组成形态和组合类型都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同时,一个地区的聚落环境基本上折射出该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形态,是一种重要的文化景观。大约在旧石器时代中期,聚落开始兴起,聚落的演化始终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在原始社会的公社制度下,以氏族为单位的聚落是纯粹的农业村社。进入奴隶制社会后,伴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大分离,出现了脱离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活动的城市型聚落。由于商品经济在奴

4、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只是社会经济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占主要地位,因此乡村聚落也就成为聚落的主要存在形式。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聚落的演变进程被改写,商品经济的日益发达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大发展,城市或城市型聚落发展迅速,乡村聚落逐渐失去原有地位优势而成为聚落体系中较低层级的组成部分。聚落往往表现出不同的空间形态,它受一地区的经济水平、社会文化、历史传承、地理环境等许多条件的制约。古老的村落大多呈现出团状聚型,区域发展时短间较的乡村聚落一般表现为散漫型。地理条件不同也影响着城市聚落的空间形态。聚落的性质和功能主要由聚落居民从事具体的经济活动内容决定,乡村聚落以农业

5、生产为主要的经济活动,所以被称为乡村,它是社会生产力水平发展到某个阶段而产生的区域综合体。乡村聚落,一般来说有居民住宅建筑、家禽棚舍、粮食仓库、村内道路、排水系统、宅旁绿地及农业附属设施等构成[2]。小型村落大多没有服务辖射职能,商店、诊所、邮局、学校等生活与文化设施一般分布在中心村落。随着现代城市化的发展,在城市郊区还出现了城市化村这种类似城市的乡村聚落。1.1.2景观、乡村景观通过查阅已经发表的研究文献资料我们可以发现,在中国知网(KI)数据库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数据库和中国重要会议数据库中,对关键字乡村聚落分

6、别从主题、篇名两个方向进行检索,截止到2012年12月,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共计检索到184篇相关文献,其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相关文献122篇,中国优秀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收录相关文献62篇,各年发表关于乡村聚落论文情况见附表1-1。景观是由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镶嵌构成,并以类似形式重复出现,具有高度空间异质性的区域,其主要特征是可辨识性、空间重叠性和异质性(FonnaiiGodron)。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景观的含义:景观首先是个复合的生态系统;景观具有一定自然和文化特征的地域空间实体;景观是异质生态系统的

7、镶嵌体;景观是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基本空间;景观还具有生态、经济和文化的多重功能。德国地理学家、地植物学家Von.Humboldt在19世纪初将景观作为一个科学名词引入到地理学中,并将其解释为一个区域的总体特征(NavehandLieberman,1984),这与后来其他地理学者提出的地域综合体概念很相近。Humboldt把景观作为地理学研究的中心问题,探讨原始自然景观演变为人文景观的过程机制,开创了研究人地关系的先河[6]。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卷,1990)概括了地理学中对景观的几种理解:1)某一区域的综合特征,包括自然条件、经济与文化等方面;2)般性的自然

8、综合体;3)区域单位,相当于综合自然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