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同一性理论与大学生生涯教育

自我同一性理论与大学生生涯教育

ID:10666828

大小:5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7

自我同一性理论与大学生生涯教育  _第1页
自我同一性理论与大学生生涯教育  _第2页
自我同一性理论与大学生生涯教育  _第3页
自我同一性理论与大学生生涯教育  _第4页
自我同一性理论与大学生生涯教育  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我同一性理论与大学生生涯教育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自我同一性理论与大学生生涯教育摘要:大学生生涯教育与自我同一性理论具有内在关联。在自我同一性理论的视阈中,大学生生涯教育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自我同一性理论可以给大学生生涯教育提供方法论上的指导与启示:明确层次类生涯教育目标,坚持全体性原则;树立发展性生涯教育理念,坚持主体性原则;开展全方位生涯教育,坚持渐进性原则。  关键词:生涯教育;自我同一性;大学生    自我同一性理论与生涯教育的内在关联    (一)两者的演变过程  自我同一性是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森(Erikson)最早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在1968年出版的《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一书中,艾里克森对自我同一性理

2、论及青少年问题进行了系统探讨。  艾里克森认为,人除了生理性的冲动外,在生长过程中还有一种注意外界并与外界相互作用的需要,个体人格的健全发展是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交互作用的结果。他据此提出了心理社会发展的八个阶段理论,将人生全程分为八个阶段,认为人生的每一阶段各有其特定的矛盾或问题,均视为“危机与转机”的关键。这里的“危机”不是指灾难性威胁,而是指发展中的转折点,成长中的契机。危机的解决有赖于以前各阶段危机的解决程度,要高度重视和及时解决每一阶段的特定问题并完成心理社会任务。  艾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时期的心理社会任务是建立自我同一性与防止同一性混乱。个体进入青春期后,身心经历

3、着疾风暴雨般的变化,他们开始特别关注自己的身体形象,对自身形象重新进行认同。同时也认识到社会对自己提出了新要求,这使得青少年处于心理冲突之中,体验着各种困扰和混乱,开始思考“我是谁”、“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等问题。在艾里克森看来,青少年如果能运用积累起来的关于自己和社会的知识进行仔细思考,并做出种种尝试性选择,那么他们就有可能获得同一性,能较顺利地过渡到成年期。如果不能完成同一性的确立,就有可能引起同一性扩散(混乱)或同一性的消极发展。  20世纪70年代,马西娅(Marcia)赋予自我同一性概念以可操作性,创立了自我同一性状态的理论模型。她依据青少年在自我同一性形成

4、过程中对“探索”与“承诺”两个要素“是”与“否”的选择,将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划分为四种状态:(1)同一性获得,即经历了一段探索,仔细考虑过各种同一性问题,并选择了自我投入的目标和方向。这是最成熟、最高级的状态。(2)同一性扩散,既不积极寻找,也不努力探索与思考,没有确定的目的、价值和打算,缺乏方向,彷徨迷惑。这是最不成熟、最低级的状态。(3)过早自认,即没有经历探索就对一定的目标、价值观和信念形成承诺,这些承诺反映的是父母或权威人物的希望和要求。(4)同一性延缓,指正在经历同一性危机,积极地思考各种可能的选择,但还没有对特定的目标、价值观做出决定,没有实现最终的承诺。  数十

5、年来,许多心理学家对同一性理论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此为基础,1996年,Adams与Marshal将自我同一性的功能总结如下:(1)为理解一个人是谁提供了结构。(2)给个体以明确的价值观、目标、发展方向和生活的意义。(3)给个体提供了明确的个人控制感和自由意志。(4)有助于个体追求价值观、信念与行为的内在一致性。(5)有助于个体潜能的认识和发挥。  “生涯教育”的概念是由时任美国联邦教育署署长的马兰(Marland)博士于1971年正式提出的,其内涵非常丰富,主要是指“个人一生中从幼儿园到成年的综合性教育计划,即按照生涯认知、生涯探索、生涯定向、生涯准备、生涯熟练等步骤逐一实施

6、,使学生获得谋生技能,并建立个人的生活形态”。生涯教育是职业指导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职业指导在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随着生涯发展理论的提出,生涯规划教育逐渐取代了职业指导的地位。80年代,生涯规划又有了新的发展,成为现代学校教育与心理辅导的一个重要部分。在近二十年的发展中,生涯理论不断涌现,尤以美国职业指导专家萨帕(Super)等人提出的生涯规划理论最为著名,该理论认为生涯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有特定年龄阶段的发展过程,具体包括成长、探索、建立、维持、衰退等五个阶段,其中,探索阶段(15~24岁)又分为尝试期、过渡期、初步试验承诺期。由此可知,

7、大学生正处在从职业生涯探索阶段的过渡期走向初步试验的承诺期,即开始职业生涯的规划与步入职业人生的准备阶段。  发达国家在学生升学与就业指导方面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生涯教育指导体系。而我国的职业指导才刚刚起步,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以及就业服务的现实需求,对大学生的生涯教育已日渐引起重视。  (二)两者的内在关联  自我同一性理论与生涯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思潮,但实证研究显示,职业承诺、职业探索与自我同一性呈正相关,理论研究也表明,两者存在紧密联系。第一,两者具有相似的社会历史背景,都是后工业社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