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文献综述举例2

试述文献综述举例2

ID:10669953

大小:68.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07

试述文献综述举例2_第1页
试述文献综述举例2_第2页
试述文献综述举例2_第3页
试述文献综述举例2_第4页
试述文献综述举例2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述文献综述举例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述文献综述举例2试述文献综述举例2_文献综述举例导读:意向性活动1引言主观幸福感包括:积极情感,低水平的消极情感,总体生活满意度,重要领域(例如工作、婚姻)的满意度。幸福个体在许多方面比不幸福个体更成功,例如婚姻、友谊、收入、工作表现、身体和心理健康等。研究表明,幸福至少是这些成功结果的部分原因。这引出一个问题:能否通过干预措施提高主观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Science2008,31(6):1441-144主观幸福感的干预研究述评王彦王岩(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上海,200062)摘要:适应和设定点理论质疑主观幸福感能

2、否改变,但研究证明一些干预措施可以增强主观幸福感。持续幸福模型总结了影响幸福感的三类因素,建议利用意向性活动改变幸福感。另有其它可行的干预方法。已有研究在方法和理论等方面存在局限,且缺少跨文化比较。关键词:主观幸福感干预持续幸福模型意向性活动1引言主观幸福感包括:积极情感,低水平的消极情感,总体生活满意度,重要领域(例如工作、婚姻)的满意度。幸福个体在许多方面比不幸福个体更成功,例如婚姻、友谊、收入、工作表现、身体和心理健康等[1]。研究表明,幸福至少是这些成功结果的部分原因。这引出一个问题:能否通过干预措施提高主观幸福感,以增进幸福、促成积极

3、的个人和社会结果?本文总结干预主观幸福感的理论和研究证据,以期为改善幸福感提供线索。2主观幸福感能否得到持久提高:悲观和乐观观点尽管主观幸福感与积极结果相关联,但是对其干预的研究较少,原因是很多研究者对于能否提高主观幸福感持悲观态度。悲观来自两种理论,分别是设定点和享乐适应理论。2.1悲观观点设定点:行为遗传学研究表明,存在一个基因决定的幸福感设定点,人一生中平均幸福感水平围绕这个设定点上下波动。主观幸福感的遗传力大约为50%[2]。并且,主观幸福感与神经质、外向性、宜人性等人格特质密切相关,它们由共同的遗传因素所解释[3]。享乐适应:该理论认

4、为,人们对于生活事件的情感反应类似于感觉适应:当发生好事或坏事,暂时出现幸福水平的变化,但很快就返回中性状态[4]。研究证据表明,随着时间过去,人们对极端积极或消极事件(如婚姻变化)也适应,因此体验到稳定的幸福感水平[5]。这两种理论需要修正:二者有一些相似的预测,即生活事件只会在短期内对主观幸福感有影响,不会有长期效果。尽管平均而言会适应生活事件,个体适应的程度存在个体差异;且不同事件也存在差异[5]。因此适应和设定点理论需要修正,幸福感长期变化并非不可能。2.2乐观观点Fordyce最早尝试干预幸福感,采用14种技术对大学生进行训练[6]。

5、这些技术包括:花时间进行社交,着眼于现在,停止担忧,进行积极思考,等等。他在课程中教授大学生实施这些技术,发现这些技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并且效果在一年之后仍然持续。持续幸福的理论模型:Lyubo567试述文献综述举例2_文献综述举例(2)导读:福感;活动的种类和时间安排影响其效果。认知:一种方法是感恩,即认识到积极结果且认为其他人促成这些结果。感恩(让被试回忆值得感激的事情)可以提高主观幸福感,并且效果持续3周以上。另有研究发现,在头脑中重新体验愉快的记忆(但是不要试图从中发现意义)可以有效提高主观幸福感。意志:在一项研mirsky等

6、人提出了持续幸福模型,讨论如何持续提高主观幸福感[7]。他们认为影响幸福感的因素有三个,即设定点、生活环境和意向性活动,可以解释主观幸福感的方差比例分别为50%、10%和40%。设定点由遗传决定,基本上恒定。生活环境包括人口统计因素、生活事件,以及生活状况变量[7]。模型认为意向性活动最有可能用来持续提高幸福感。这种活动指人们可以选择从事的、需要一定程度努力才能实施的活动,可以是行为、认知或意志的[7]。它们有一些特点(如动态和多变),从而更能抵抗适-1-王彦、王岩:主观幸福感的干预研究述评应。3可行的干预措施针对意向性活动的干预根据持续幸福模

7、型的观点,意向性活动不太容易发生享乐适应,从行为、认知和意志三者着手更有可能造成幸福感的持续提高。并且,很多干预方法可以纳入意向性活动这一框架。行为:要求被试练习做好事,例如帮室友洗碗、帮陌生人开门等,考察主观幸福感的变化。行为上的意向性活动确实提高主观幸福感[7];活动的种类和时间安排影响其效果。认知:一种方法是感恩,即认识到积极结果且认为其他人促成这些结果[8]。感恩(让被试回忆值得感激的事情)可以提高主观幸福感,并且效果持续3周以上[8]。另有研究发现,在头脑中重新体验愉快的记忆(但是不要试图从中发现意义)可以有效提高主观幸福感[9]。意

8、志:在一项研究中,研究者教被试帮助他们达成个人目标的策略[10]。在学期结束时,目标达成预测幸福感的增加。并且,只有目标适合其兴趣和价值观的被试从干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