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参考)

放飞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参考)

ID:10674967

大小:5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7

放飞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参考)_第1页
放飞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参考)_第2页
放飞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参考)_第3页
放飞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参考)_第4页
放飞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参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放飞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参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放飞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参考)小编又与大家见面了,今天为大家带来的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希望可以帮你们解决问题!21世纪是以知识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学生具备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信息化社会的需要,也是人的个性发展价值的需求.创新和实践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完善和塑造,使学生获得生命的全部意义.新课程改革把改革学习方式作为显著特征和根本任务,而改变学习方式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和培养创新三者水乳交融,让课堂教学充满创新活力.那

2、么,如何才能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课堂学习中得到培养,几年来教学工作经验,教训和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我体会到:数学课堂学习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启迪思维,放飞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用问题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一次,在准备上《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和判别式》复习课前,我写下了4个问题让学生思考:1.你认为我们今天所复习的这一节课中,应掌握哪些内容?2.掌握这些内容有什么方法?3.你觉得初三中考时应如何考这一知识点?4.请你自编一道考试题目.初三的复习课枯燥无味,学生每天重复着老师安排下来的讲练评的固定模

3、式.学生看见这四个问题就觉得很新鲜.虽然开始不知从何入手,但经过老师点拨,同学之间的讨论交流,大家很快地投入进去,开开心心的上了一节课.苹果熟了从树上落下来,古往今来是一件司空见惯的现象,然而牛顿却从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一个问题:苹果为什么落下来?正是这个问题的提出,才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提出问题源于发现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提出问题,是创新能力最重要的基础.因此,新课程特别重视问题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一方面,通过问题来学习,把问题看成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

4、题,把学习过程看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是放飞思维的钥匙,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打开学生思维大门.二、在放飞思维中寻找创新古人讲: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课堂教学要鼓励学生做标新立异的二月花,鼓励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更要鼓励学生再次发现,重新组合,学生在自我构建的过程中,有常规的思考,也会有超常的想法,教师要及时引导和发现学生独特、新颖的方法,在独特、新颖中创新.在反比例函数的题目中,不知道怎么回事,一做到这样的题目,很多学生的结果都是.不仅仅是

5、这一题,还有如:,求等于多少等这一类型的化简题目,学生总是把直接乘以等号右边的数或式子.我尝试了很多方法让学生理解,改正错误,但效果不太明显.那天学生在做练习时又重犯错误,我不得不把这题再说一次.其实我真的不愿意再说了,所以有点不耐烦.这时,杨同学举手告诉我:老师我有一种很简单的方法让我记住,做这些题目时不会犯错.大家一听觉得很新鲜,都叫杨快点说出方法来.杨告诉我们,他借用整式加减法里的移项法则:移项要变号.如,表示乘的积是6.求时,把从左边移到等号的右边,就把乘变成除以就行了.移项要变号一般只是应用在

6、整式加减法里,象等,.即变成,没有想到移项要变号被杨巧用在乘除法的计算中.我组织学生进行了讨论,看是否可行.这独特新颖的方法很快让同学接受推广.三、学会等待,给学生思维放飞的机会与时间思维需要时间,创新需要机会,假如我们设计的问题仅仅是对不对,是不是,是学生不需要独立思考或深入思考就能够解决的问题,那学生就没有思考的机会,就不可能创新.因此,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是具有挑战性,探索性或开放性,才能有创新的空间.但创新也需要足够的时间,否则学生创新的火花就会泯灭.所以教师要学会等待,等待学生思维的火花的并发.简

7、单的讲评和导入后就让学生观察第一组图象,请学生自由发挥,看谁能找出三个图象的异同,在教师的鼓动下学生越说越多:学生1:三个图象都是一条直线.学生2:它们相互平行,倾斜度一样.学生3:它们都经过第一、三象限.学生4:它们都呈上升趋势.小编又与大家见面了,今天为大家带来的内容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几点思考,希望可以帮你们解决问题!1创设情境、设疑启迪,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浓厚兴趣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疑在心理学中称为怀疑感,它是对现有理论的探求,并加以评价的体验,不断探索未知领域的怀疑是未来

8、人才不可缺少的可贵心理品质,而引疑的关键是教师善于设疑。宋代朱熹也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因此成功地创设情境,教师不断给学生思维的契机,处处设疑、激疑、释疑,不断促使学生强烈的需要和动机,从而改变被动状态,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如幂的计算一节,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将一张0.1mm厚的白纸对折30次后,请估计一下它的高度,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有的说6cm,有的说7cm,于是,我说,我们学习了幂的计算,再计算一下它的高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