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注射剂及其它药物配伍思索

中药注射剂及其它药物配伍思索

ID:10676926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7

中药注射剂及其它药物配伍思索_第1页
中药注射剂及其它药物配伍思索_第2页
中药注射剂及其它药物配伍思索_第3页
中药注射剂及其它药物配伍思索_第4页
中药注射剂及其它药物配伍思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药注射剂及其它药物配伍思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药注射剂及其它药物配伍思索【摘要】中药注射剂间的配伍使用,目的是想充分发挥各药药效,起到协同作用。然而不科学,不合理的联合配伍后混合液热原与不溶性微粒递增、稳定性下降,这种变化会导致药物变性失效,甚至产生不良反应。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及收集部分临床常见的中药注射剂不合理配伍现象,分析其联合应用产生不良反应原因并采取措施,是解决中药注射剂合并用药时产生不良反应的主要措施。【关键词】中药注射剂;稳定性【中图分类号】R42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1-0215-02随着中药应用的普及和中药

2、制剂品种的日益增加,中药制剂引起不良反应的报告也随之增加。尤其是中药注射剂品种增多及临床广泛使用,其不良反应也随之增多。目前,临床上中药注射剂与其它注射剂的配伍应用越来越多,取得了颇大的疗效。但是,由于中药注射剂的成分复杂,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有许多可变因素,长期以来中药注射剂的稳定性问题是一个经常反复困扰生产部门的大问题。因此,分析、发现中药注射剂联合应用不良反应原因并采取措施是医务工作者的又要问题,同时为为临床科学用药和有效用药提供参考。� 61分析中药注射剂联合配伍使用易发生的问题1.1微粒的变化近年来,关于注射液中不

3、溶性微粒的污染对人体的危害报道甚多,不溶性微粒因不能在体内代谢,微粒进人血管可能引起血管阻塞或供血不足,产生静脉。经研究发现[1],一些中药注射剂加入到常用输液中,检查后表明,不溶性微粒数明显增多,不符合药典规定。1.2热原反应增加注射剂均有一定量的热原质,在与其它药射剂或大输液配伍后造成热原质的叠加。据报道含麻黄碱制剂与氨茶碱注射液并用想获得协同作用,但两药联用后效果反而不及单独应用氨茶碱效果好,严重失眠,头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却明显增加[2]。1.3产生过敏原如低分子右旋糖酐本身是一种抗原,易与丹参等形成络合物,因此,

4、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不宜与复方丹参注射液混合静脉滴注,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可导致过敏休克或严重的过敏症。1.4有效成分含量下降据仲氏等[3]研究表明双黄连注射液与头孢唑啉配伍后,其混合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显著降低。谢氏等[4]也报道清开灵注射液与青霉素、维生素C、林可霉素配伍8h外观无变化,但有效成分含量降低。据报道茵栀黄注射液与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含量下降[5]。1.5混合液pH值改变、产生沉淀6据报道[6]茵栀黄注射液与注射用水,10%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20%葡萄

5、糖注射液等输液配伍后pH值逐渐降低。1.6降低药物疗效双黄连粉针剂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时,不宜与地塞米松注射剂配伍,会影响疗效,使治疗病程延长。茵栀黄注射液不宜与氯霉素注射液配伍,因茵陈色原酮成分能够拮抗氯霉素的抗菌作用。1.7配伍液澄明度改变中药注射液中某些成分的溶解性与溶剂的pH值关系很大。选择适宜的pH值,能保持有效成分的溶出或溶解,有助于澄明度合格。实验表明,双黄连粉针与碳酸氢钠注射液配伍后颜色加深,双黄连粉针和头孢呋辛钠粉针配伍后长生白色沉淀。�2防范对策2.1询问过敏史中药注射剂出现配伍问题与个体差异,药物相互

6、作用等因素有关。广大医务人员在联合应用配伍注射剂时应详细询问患者既往用药史及药物过敏史。王晓瑜等[7]统计在中药静脉滴注引起的ADR报告后得出结论,既往有ADR或家族ADR史占9%,说明这部分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更易发生ADR。因此,对这部分患者应避免盲目多种药物混合静滴,即使在临床和实验中有一定的可行性的联合配伍应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应仔细观察。2.2注意给药途径6大部分中药注射液用于肌内注射和静脉滴注,但也有个别例外:如七叶皂苷钠只供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长春两汀注射液不可肌内注射和静脉推注,如果把上述注射剂的给药途径

7、给错,将后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2.3慎选配伍溶媒参麦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等与大输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明显增多[8],这就要求临床医生要使用说明书推荐的输液品种或选择产生不溶性微粒数相对较少的输液作为溶媒。2.5掌握用药剂量及稀释浓度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剂量及配伍后输液的浓度,都有其安全范围,临床医生有时因患者病情危重或主观地认为中药制剂ADR少,随意加大剂量,这会造成不良后果。蔡皓东[9]对双黄连粉针ADR报告分析结果表明,超剂量使用双黄连及超药物稀释浓度,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ADR,其中2例出现了严重ADR。2.6

8、其它:给药之前,仔细观察配伍注射剂有无沉淀,颜色变化;注意不同配方和功效中药注射液的差别;注意加药顺序及放置时间;规范输液配制和操作,密切观察和护理。�3结语6中药注射液品种不断上市,一些注射剂间的不良反应和配伍问题越来越多。与此同时,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研究和探讨越来越引起业界重视。因此,需要药学人员及时了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