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一双“生活的眼睛”论文

给孩子一双“生活的眼睛”论文

ID:10677266

大小:5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7

给孩子一双“生活的眼睛”论文_第1页
给孩子一双“生活的眼睛”论文_第2页
给孩子一双“生活的眼睛”论文_第3页
资源描述:

《给孩子一双“生活的眼睛”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给孩子一双“生活的眼睛”论文摘要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数学教学,尤其是低年级数学教学,就是要把生活情境引入课堂,给孩子们一双“生活的眼睛”,让他们感到“数学有趣”、“数学有理”、“数学有用”。关键词数学教学课堂作摘要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数学教学,尤其是低年级数学教学,就是要把生活情境引入课堂,给孩子们一双“生活的眼睛”,让他们感到“数学有趣”、“数学有理”、“数学有用”。关键词数学教学课堂作业一、把课堂大胆地生活化如何让学生们主动地用“生活的眼睛”去寻找“身边的数学”呢?小学数学课堂首先要大胆地向生活开放。教师在课堂上要不拘一格,选取最贴近孩子们生活的题材。小学数学

2、的学习内容大部分都能从生活中找到原型,在教学这些内容时,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原型,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让学生喜欢学习数学。如我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先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小纸箱,讲清“表面积”的含义后,就让学生自己测量、计算准备的小纸箱的表面积,交流计算方法后,又领着学生去测量计算学校的一个空水池的表面积(这个水池没有顶)。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方法,整节课学生的兴趣高涨,并且学习效果是出奇的好。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们还会发现,现行数学课本上的大多数内容简洁明了,所以我们不妨在例题的基础上再作些“

3、生活型加工”,想方设法把供讨论、思考的学习材料转化成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的常识性知识和经验,从而拉近两者间的距离。二、把爱好看作带着学生跑的“火车头”对小学生来说,爱好是入门的老师。有爱好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聚精会神、积极思考,所学的知识把握得迅速而牢固,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抓住能让学生产生兴,带着他们跑40分钟的“火车头”。一节《分数的意义》的公开课,曾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堂课就是让同学们在真实的情境中,体会分数的意义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引人注目的是讲课教师拿出的事先策划好的两个话题题目。话题一:2008北京奥运——根据申办预算,2008年

4、北京奥运会举办经费为16.25亿美元,除中心政府和北京市政府提供少量补贴外,4/5以上的经费将通过奥运会的市场开发来实现。话题二:“奇妙”的人体——1、婴儿体内水的含量占体重的4/5;成年女性体内水分占体重的2/5;成年男性体内水分占体重的1/5。按照课堂教学的设计,教师要求学生当场自由编组,然后在讨论完题目后发表见解。这两个话题一个是国家大事,一个与人的健康有关,同学们都十分感兴趣,所以现场的学习讨论气氛非常热烈,而且大家在学习内容之外还说了许多对这两个题目更深的理解。有的说奥运会需要的钱很多,所以打算拿自己的压岁钱去赞助,有的说,对比一下,婴儿体内水含量比例最

5、多,可见平时要注重及时补充水分等等。原本一堂单一的数学课,结果被孩子们用一双双“生活的眼睛”变成了一个生动活泼的研讨会,自然大家也把有关分数的意义及其运用记在了自己的脑子里,同时,学生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真实性。这样,数学的课堂就变得有血有肉,富有生气。三、鼓励学生用“生活的眼睛”节外生枝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有300名学生就会有300种不同的爱好和想法”。所以在课堂上,学生们那一双双“生活的眼睛”所看到的事物也是多样的,他们的思维方向、思维结果不一定会顺应教师的教学预设。那么我们的教学是执行预设的教案,还是开发课堂

6、生成资源呢?新课标指出,教师必须把学生看作具有独立个性的人,而没有个性的教学,就无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要鼓励学生参照生活的经历大胆地提出新设想,并且对自己的设想和主张阐述理由,作出验证。有这样一道讨论题:“在一个长方体物品的每个面上都捆扎十字包装绳,需用包装绳的长度至少有这个长方体物品棱长总和的长度?”学生经过一番讨论,绝大多数认为包装绳的长度一定超过物品的棱长总和,因为每个面都捆扎成十字包装绳,即物品的棱长之和,再加上打结的,所以超过物品棱长总和。但是也有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提出不同看法,提出包装绳可能比棱长总和要短一些。究其理由,

7、认为假如这个物品是一块海绵,因为海绵是膨松的,生活实践中都要扎紧,因此就不需要那么长的包装绳。这种不苟同于一般的解答从现实生活出发,并能够对自己的想法充分阐明理由,教师就要予以肯定和赞扬。数学的严密性是它的特点之一,但是严密性不是绝对的,假如刻意地要求学生“循规蹈矩”,那么就不可能有生动活泼的思想,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就会受到抑制。对于这种在别人看不到的问题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这种创造性思维的闪现,教师要加倍珍惜和爱护。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及时肯定学生敢于挑战、善于质疑的精神。四、把课堂作业伸向生活的每个角落学生经常把课堂上的作业视为负担,这与作业缺少情趣

8、、脱离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