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书生型人才到企业家型人才

从书生型人才到企业家型人才

ID:10677776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7

从书生型人才到企业家型人才_第1页
从书生型人才到企业家型人才_第2页
从书生型人才到企业家型人才_第3页
从书生型人才到企业家型人才_第4页
从书生型人才到企业家型人才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书生型人才到企业家型人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书生型人才到企业家型人才温元凯,38岁,当今中国大学讲坛上最年轻的副教授之一。透过他的一席谈话,你可以感受到,在人才发展的方向上,将可能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又将可能怎样影响我们的校园生活、经济生活,以及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今年六届人大会议期间,电视中报道了这样一条新闻:人大代表、中国科技大学副教授温元凯,利用休息时间来到天津市静海县大邱庄,和振华实业公司经理禹作敏签定了技术合作协定。科大将向大邱庄提供技术援助,科大也将从大邱庄的经济收入中获益。许多人从电视中看到协定签定的场面都颇为新奇:大学教授怎么成了企业家?当我们带着同样的疑问找到温元凯时,他兴奋地说,这样的协议我已经签过好几次

2、了。科大就是要向这个方向发展,科技人员也要向这个方面发展。面对新的技术革命的来临,面对不可逆转的改革的潮流,更多的人才应该从“书生型”向“企业家型”转化。培养越来越多有开拓精神的“企业家型”人才,已经成为时代的需要。6近年来,温元凯曾应邀到瑞士、西德、比利时、卢森堡、荷兰、英国、美国、意大利等欧美九个国家讲学、访问或作学术报告。在那里他拜访了许多世界第一流的科技大师:丁肇中教授、杨振宁教授,以及国际量子化学权威、法国的波尔曼教授等。他发现这些人大多不是书生型的学者。我们有些作家动不动描写知识分子就是戴个眼镜、呆头呆脑、丢三落四的样子。相反,这些教授大多是开拓型、创造型、企业家型的学者,不

3、但学问好,而且多谋善断,有组织管理才能,善于把科技成果很好地推广和使用。和世界上一些著名科学家的交往,还使他发现,国外许多大学不仅是教育中心、科研中心,而且是经济中心。许多大学成为提供智慧的科学工业源区;许多学者已经走出书斋,成为领导和组织经济活动的企业家。回国之后,温元凯曾多次应邀到大学和科研单位作报告。他常常深有感触地谈到,随着新的技术革命的来临,我们的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正面临着重大的变革。这就需要一大批接受信息快,更新知识快,不仅能在专业上纵向深入,而且具有现代技术经济头脑,能有效地组织科研和经济活动,协调科研、经济、社会诸方面横向关系的企业家型的人才。他认为目前我国企业家型人才还

4、太少。缺乏合格的研究院院长、合格的剧团团长、合格的饭店经理……缺乏一大批合格的企业家、实业家、事业家。6温元凯认为,过去有一种偏向,一提人才就是科学家,一提自学就是数理化。现在应该鼓励最优秀的青年报考经济系、管理系、会计系、法律系。应该向青少年推荐象《超越生命》(注:美国企业家哈默传)这样的写企业家传记的作品。温元凯认为在我们的大学和研究单位中,人才还大多是“书生型”的。他们刻苦勤奋、废寝忘食,一心扑在学习和事业上,很少社会交往和业余爱好,因而缺乏社会活动能力和现代管理知识。有些人虽然也能侃侃而谈,但他们还无以深刻体会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实际工作中的“自由度”,比客厅里空谈时的“自由度

5、”要小得多。谈到这里,我们请温元凯同志谈谈“企业家型”人才应具有哪些素质。看来,这个问题他已经思考很久了。他一口气提出了“企业家型”人才应具备的七种能力。—发明创造能力。企业家离不开创新和开拓。有创新精神的人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不满足于现状,不满足于前人已经取得的成果,他们总是用新的意识、新的观点去冲击和取代在人们头脑中已经形成习惯的那些旧东西。许立言同志的《创造技法一百种》正在《科学画报》上连载,从这本书中可以看出发明创造是有规律可循的。6—科学研究能力。李政道教授在科技大学讲过:一个人从小学读到大学,一开始是老师提问题要你回答;后来是你提问题请老师回答;大学毕业之后,就应该是自己提出问

6、题自己去回答。所谓科学研究能力,也就是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去解答的能力。我曾注意过人们头部的侧面轮廊,从眉毛开始到额部再到脑顶部,然后到枕骨部位再下来到后颈部脊椎神经处,这条曲线不就是大问号吗?经过观察、思考、得出结论,那个问号下面的一点不就是思维的结果吗?从天然造型上看,我们的脑袋就是用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组织管理能力。有的大学生认为自己以后是当工程师,当主治大夫,不想当领导,当头头,要组织能力干什么?这是一种过时的观点。象居里夫人那样在实验室里孤军奋战取得成果的时代已经基本过去了。今天的科学要求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专家密切协作,把他们卓有成效地组合起来,往往能取得更大的成果。国际上

7、发表的科技论文的署名者人数越来越多,进行跨国科学研究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科学技术的发展提示我们,科技组织管理人才比科技人才更加难能可贵。—获得信息情报的能力。控制论的奠基人维纳说过:要有效地生活就要有足够的信息。今天,看一个人的活动能力,只要看看他的信箱,看看他的信件往来,看看他通讯录里电话号码的数目就可见一斑了。一个人的智力越高,他的信息流通量就越大;信息量越大,所蕴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就越大。获得现代科技和经济诸种信息的一个重要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