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

职业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

ID:10678676

大小:63.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07

职业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  _第1页
职业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  _第2页
职业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  _第3页
职业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  _第4页
职业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  _第5页
资源描述:

《职业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职业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摘要]职业教宵导向选择既是一个重大理论课题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分析了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这一主张的现实依据;提出了四点理论依据.劳动市场是规划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就业是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发展的结合点,就业是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的平衡点,就业与教育政策的组合是职教宏观政策的基本特点。[关键词]职业教育劳动就业导向在职业教育发展进程中,在不同的外部环境下,可能出现多种不同的发展导向。例如以供给为导向还是以需求为导向,在需求导向中是以个人需求为导向还是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这既是一个重大理论

2、课题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科学合理地选择发展机制,关系到职业教育在新时期能否有效发挥其促进经济发展和劳动就业的社会作用的问题。一个更加鲜明的主张是当今中国职业教育要走以就业为导向的发展道路,这一主张的现实依据是什么?理论依据是什么?本文拟对这一问题作初步的探讨。一、职业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一)就业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进一步强调了职业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提出了“十

3、五”期间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和任务,职业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职业教育发展还面临着一些不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如对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办学条件较差、教学质量不够高、外部政策环境有待改善等。归结起来,职业教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着劳动市场和教育资源两大制约。在诸多的不利条件和制约因素中,劳动市场的制约是近年来出现的新问题。突破这一难点,其他问题也就相对容易解决,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突破,即使有办学的积极性,也具备了相当的办学条件,职业教育发展仍然会走下坡路。一些好的民办学校,虽然所处

4、的环境并不优越,办学条件一般,但由于贴近市场、抓住需求,就业出路畅通,发展就进入了良性循环;相反,少数公办学校甚至是重点学校,不适应劳动力市场的竞争环境,最终陷入困境,甚至改作普通中学。调查显示,初中毕业生读名牌职业学校的第一位原因就是就业有保障;相反,许多不报到的考生,理由主要是感到就业前景不佳或就业质量不高。所谓就业质量可以通过三个层次的就业来表述;最低层次的生存型就业,中间层次的适应型就业和较高层次的发展型就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配置、竞争优势的形成不是由计划驱动的,而是由市场来导向,具体地说,职业

5、教育资源的配置是由劳动力市场引导的,学校只有在劳动市场提供相关、优质、高效的服务,才能通过竞争赢得自己的地位。要突破就业的“瓶颈”必须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对就业这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要有足够的认识,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就业都将面临着城乡的双重压力,处于就业总量与结构彼此围绕,新生劳动力与失业人员相互交织的严峻形势,这是我国劳动就业的基本国情,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客观环境。二是对与职业教育相关的劳动力市场需求及其变化趋势要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和掌握,这是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前提条件。三是要逐渐探索和形成一

6、套适应劳动力市场条件下的职业教育运作机制。牢牢把握住这三个问题,就抓住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牛鼻子”,就会使职业学校在十分广阔的劳动市场中,包括城市和农村、传统和新兴、正规和非正规就业领域赢得更多的发展空间。(二)面向劳动市场的改革实践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增长息息相关。从20世纪80年代初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需要的家庭经营人才,到乡镇企业崛起对第二产业人才的呼唤;从20世纪90年代城市第三产业扩展急需的服务业人才,到农业产业化对产供销人才的全方位需求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直到

7、21世纪初加人世界贸易组织,我国要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迫切需要现代制造业高技能劳动者。职业教育一直伴随着经济发展带动的就业增长和劳动结构的不断优化而发展变化。同样,职业教育的重大改革也与劳动就业制度的不断创新休戚与共。20世纪80年代初,就业压力和财政状况不容许再兴办大量由国家“统包统分”的职业学校,所以新兴的城市职业高中和短期大学,从一开始就在新的就业改革政策引导下进入了市场。20世纪80年代中期,部分农业中专学校率先举办培养“新农民”的“不包分配班”,开创了毕业生就业改革的先河,90年代初,国家推行劳

8、动人事制度改革,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这一改革随之扩大到其他职业教育院校。直到1997年,国家教委、国家计委联合下发《关于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并轨改革的意见》,职业教育才最终脱离计划经济下,的毕业生包分配就业制度,全面进入市场经济下的劳动市场就业。2002年召开的第四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力争在‘十五’期间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