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反思成为教学的习惯的论文

让反思成为教学的习惯的论文

ID:10680607

大小:5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7

让反思成为教学的习惯的论文_第1页
让反思成为教学的习惯的论文_第2页
让反思成为教学的习惯的论文_第3页
资源描述:

《让反思成为教学的习惯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让反思成为教学的习惯的论文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每次教学都有可能留下或多或少的问题,教师如果能积极反思,认真面对,那么他一定会在教学与反思中逐渐调整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智慧,让自己获得更快的发展和成长。教学反思是对教师自身实践的思考,是研究自己如何教、如何学;别人如何教、如何学;如何在教中学、学中教的问题。这是我们教师专业化发展最基本、最主要的途径,每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学反思。反思一:教学目标达成的处理是否恰当教学目标的达成始终是衡量一节课的标准,是一节课的“魂”。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大多是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学过程,带着学生一步不差地进行,学生则基本处于被动的地位,即使有一

2、些自主的活动,也是在教师事先设计或限定的范围内,为某个教学环节服务,而新课标中的教学目标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现了对学生的关注,教师更多地成为学习情境的创设者、组织者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促进者。为了完成这些教学目标,教师要采取许多的方法和措施,如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问题情境的创设是否到位;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一节课下来,课堂教学抑或超乎所想的顺利,抑或不尽人意。.所以,课堂中的点滴得失,

3、成功与失败,教师皆应将其记录在案,认真反思,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期在往后的教学工作中安排更周到、操作更自如。反思二:教师的备课是否有效以往教师的备课方式是“只见教材不见学生”,注重写教案这种传统的备课方式,忽略了课堂的实际性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教,而不注重分析。而新的课标是“以学论教”,这将使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在学习上的可能反应,并思考相应的对策,而不是在课堂简单地再现教材。这就要求教师应注重花时间去琢磨学生、琢磨活生生的课堂,思索自己的备课是否有效,带领学生走进书本,又要走出书本。通过教学反思,我们教师要更多地了解学生,了解课堂,了解他们对讲解内容的兴趣、知识储备和他们所关心的话题,了解

4、哪些东西事先没有考虑到,没有在教案中体现到,将这些反思应用到教案的改进中去,可以使以后的备课更加有效,更加贴近学生。例如,可以在教学设计中并行设计“教师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活动”两大部分,既考虑教,又考虑学,可以助于教师同时并重教与学;设计学情分析和课后小结,便于教师分析学生、思考方法、总结经验、补充遗漏。反思三:课堂是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新课标关注的是学生,是学生的“学”,倡导新的学习方式,以自主、合作和探究为主。学生的学习的主体地位、学习的空间是否得到了保证,这也应该是我们需要反思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有没有流于形式;是否关

5、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学生学习的兴趣如何;学生的注意力情况、学生的疲劳状态、学生的知识差异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着课堂效果。这一切都应该及时反思,将课堂上师生表现与授课质量进行及时分析、综合登记,以帮助自己在日后备课、授课时能对“师”与“生”的情况作更全面的分析。例如,新课程倡导学生科学探究,我们也经常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展开教学过程,但往往流于形式,形同于花瓶,没有真正起到应有的效果。作为教师,我们就应该反思:我们认为应该思考、讨论的问题对学生理解知识有没有实质性的作用?对学生的发展到底有没有价值?能否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许多情境的设置是不是都有效……这些问题的反思都会有利于我们改

6、进教学模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反思四:学生的素质是否得到了提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上学生学会了知识,学会了学习,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才是我们一节课所要达到的真正的目标。融入了课堂,学生总会有一些独特的见解、一些“创新的火花”,这些智慧不仅能启发学生,对教师的教学也有开拓思维的良好作用。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补充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养分。例如,常有这样的感觉:上课时原本没

7、有涉及的内容,因实际需要或灵感的涌现而穿插其中,结果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学生积极参与到了教学中,课堂顿时充满勃勃生机。结果大家愈是多想,想得愈是透彻,找到的原因越多,学生的兴趣越浓,也真正地学会了去思考问题、去解决问题。所以教师应及时把诸如此类的小插曲所产生的效应,记录在教学反思记录中,用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水平。同样,对于课堂中节外生枝的实例,比如,教学中的错误,一些突发的事件等,也应及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