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依赖对大学德育的冲击和对策

网络依赖对大学德育的冲击和对策

ID:10681195

大小:5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7

网络依赖对大学德育的冲击和对策  _第1页
网络依赖对大学德育的冲击和对策  _第2页
网络依赖对大学德育的冲击和对策  _第3页
网络依赖对大学德育的冲击和对策  _第4页
网络依赖对大学德育的冲击和对策  _第5页
资源描述:

《网络依赖对大学德育的冲击和对策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网络依赖对大学德育的冲击和对策【摘要】大学生已步入网络时代,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也越来越强烈。网络时代带来了网络依赖,大学生网络依赖给我们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网络依赖对大学生究竟有哪些影响呢?笔者认为,网络文化的特点决定了它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多层次、多角度和多方面的,呈现为积极和消极同时并存交错影响的矛盾状况,不能一概而论或简单作出结论。网络文化使得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社会环境更加复杂,但同时也为高校德育工作的发展和完善创造了新的契机。高校德育工作务必抓住时机,主动应对网络文化的挑战,善于借助网络技术实现自身的“革命”。  【关键词】网络依赖积极影响消极影响德育   

2、 信息时代计算机的普及是大学德育面对的时代背景:由于社会经济成份和经济利益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结构与形式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引发了认识方式与思维方式上的变化,能否针对这些变化开辟德育的新途径,探索新办法,既决定着我们对身边的各种矛盾和挑战能否给予积极的回应,更决定着在新的世纪我们能否真正赢得青年。  人类创造了网络文化,网络文化也影响着人类的社会生活,诚如一些文化学者所言,“它携带着自己特有的价值和意义渗透到人类活动的每一个场合、角落,并以非常的力量支配着人类的行为和观念。它无所不在,无所不往,万象纷呈,构成人间光怪陆离的迷人现象

3、”。大学生作为具有较高知识素养的青年群体,其传统的文化承袭较为薄弱,更少文化惰性,因此更具有文化变革的适应性,最易接纳文化潮流的时代变迁。清华大学的一项调查表明,网络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已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上网率为88.11%,上网学生的网龄平均为1.15年,大学生已步入网络时代,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也越来越强烈。网络时代带来了网络依赖,大学生网络依赖给我们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网络依赖对大学生究竟有哪些影响呢?笔者认为,网络文化的特点决定了它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多层次、多角度和多方面的,呈现为积极和消极同时并存交错影响的矛盾状况,不能一概而论或简单作

4、出结论。    一、网络依赖对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积极影响    1.有利于激活学生思想的火花。网络文化导致人类文化的大互补现象,全球的信息网络连通世界各地的人们,出现了跨国家、跨时空、跨民族文化传统的大交流,其特点将不仅是知识的传播,并能使人们在交流中产生思想的火花;网络文化的共享性特征使文化作为无形资产瞬间扩散到各地,使每个网民受益,达到了“文化增值”,也显示了文化的自身价值,激发了学生创新知识和探索未知的念头;网络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摆脱了对知识权威的从众心理,更有利于创造性的发挥;网络文化的高科技特点进一步使学生意识到脑力劳动和创造性劳动的重要性,从而增

5、强培养创新能力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便于学生协同学习。协同学习是指学习者在与他人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学习。利用网络构成的协同学习环境,可以使多名学生不受地域的限制,好像坐在一起进行某种问题的讨论,实现指定内容的有效学习。大学生在这种学习过程中,不仅能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协作,培养自己的协同工作能力以及探索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网络还可使教育者和学生形成协同学习的模式,通过网络学习可向教育者提出问题,寻求辅导和答疑,教育者亦可向学生进行调查和询问。与教育者和学生的直接接触相比较,通过网络可避免由于直接面谈带来的种种不便,学生可更大胆、更自

6、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而且这种接触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3.开阔知识视野,节约学习时间。网络文化是一种百科全书式的资源,有关政治、经济、教育、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信息的数据库充满在网络空间。学生一旦进入网络世界,只须具备一定的检索方法,即能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网络文化将地球上的不同地域之间的距离缩短为零,改变了以往接受知识的“滞后现象”,降低了学习成本,节约了学习时间。由于时空距离的大大缩短,人们为获取知识所付出的时间、精力、金钱也被减到最小,这是其它任何教育媒体所无法比拟的。  4.符合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大学生处于青年中期,亦是人的心理“断乳期”、自

7、我发现期。他们的成人感和独立意识急剧增强,自我意识和行为的自主性比较突出。在网络环境中,大学生越来越认为,虽然他们在不断地接受教育,但却是依靠征服信息获得教育和知识的,而不是知识的消极接受者。事实也正是如此,网络文化很可能产生一种知识个性化的结果,学生既可以参考教育者和家长意见,但亦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或按照自己的价值观需要选择自己适合的知识结构。这样,学习自主化便会成为一种趋势,表现为自主选择课程、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教育内容、自主参加考试、自主决定学习进度和学习时间,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调动他们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精神。    二、网络依赖对大学生

8、身心发展的消极影响    1.网络成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