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论文:元美学研究的思考

美学论文:元美学研究的思考

ID:10683453

大小:6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07

美学论文:元美学研究的思考_第1页
美学论文:元美学研究的思考_第2页
美学论文:元美学研究的思考_第3页
美学论文:元美学研究的思考_第4页
美学论文:元美学研究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美学论文:元美学研究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美学论文:元美学研究的思考美学论文:元美学研究的思考为大家收集整理了美学论文:元美学研究的思考,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善与正当的关系不仅存在于道德(狭义之善)领域,而且也存在于实利(利)、信仰(信)、认知(西方哲学强调的真)、炫美(美)等领域。这些领域虽然彼此有别,但又有一个共通点:都涉及各种事物对人具有的意义效应也就是所谓的价值,因而可以称之为生活世界的五大基本价值领域[2]5-6。善与正当关系在这五大领域的普泛性存在的一个直接体现就是:在所有这些领域中,人们都要运用好和对这两个再普通不过的语词,都要处理它们之间的复杂互动,都要凭借它们作为价值基

2、准对各种东西的意义效应展开评判。所谓元价值学的使命,就是从这种最广义、最有一般性的角度考察善与正当的关系。所以,只有在元价值学关于好对关系的研究基础上,元伦理学的研究才能取得有说服力的成果,并且真正有助于规范伦理学方面的研究。与元伦理学相似,元美学也构成了元价值学的一个理论分支,旨在从元视角出发,专门研究人们在炫美领域中的价值评判及其蕴含的好对关系。它与各种规范性美学(如儒家、道家、禅宗、浪漫主义、唯意志论、精神分析美学等)的区别在于:元美学主要从描述性和分析性视角出发,解释现实生活中人们是在什么样的语义内涵上理解和运用美、丑、崇高、悲剧、反讽、荒诞这些价值术语

3、的;规范性美学主要从各种特定的规范性视角出发,解释现实生活中人们是怎样凭借这些语义内涵,对各种不同的东西做出美、丑、崇高、悲剧、反讽、荒诞的具体价值评判的。元美学主要研究美自身是什么,规范性美学主要研究哪些东西被人们看成是美的。尽管都涉及美丑之类的价值术语,元美学主要关注事实性一面,努力澄清它们在表述人们的价值评判方面有什么含义;规范性美学主要关注评判性一面,旨在运用它们具体评价各种东西对人们有什么意义。举例来说,中文的美或英语的beauty,在用来表述美的价值评判时是什么意思,彼此有没有相通的地方,便属于元美学的范围;相比之下,讨论黄山美不美,杜尚的《泉》是不

4、是件艺术品,乃至由于意见分歧而争论,则属于规范性美学的范围。孔孟、老庄、康德、黑格尔这些大师的美学观念,主要还是试图从这样那样的规范性视角出发,告诉人们在现实中什么样的东西美,什么样的东西丑。可是,他们在阐述这些观念的时候要对美丑这些概念的语义内涵做出解释和界定,实际上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元美学层面的大量素材,只不过这些素材总是与相关的规范性观念交融在一起,还没有清晰地区分开来。其实,就连声称要考察美自身的柏拉图,最终也依然立足于理性主义的规范性立场,得出了美是理式、摹仿不是真艺术等规范性结论。这种将元与规范性两个层面混淆起来的做法,两千年来一直妨碍着美学理论研究的

5、进展,甚至导致了某些严重的扭曲。倡导元美学研究的目的,正是想改变这种混乱的局面,通过把上述两个不同的层面分离开来,一方面,引导规范性立场不同的人们在元美学层面上达成某些必要的理论共识,另一方面,在规范性层面上展开富有成果的理论交流,建构并且证成各自不同的具体美学理论。西方传统美学的发展史主要就是寻找美的本质及其确立审美判断的过程。许多伟大的美学家为了捕获这个确切的答案,曾为之弹精竭虑,做出了长久的努力,详细内容请看下文简析主体视角对美学的可行性。美的本质始终无法寻得,普遍的审美判断亦无法建立起来。是世界上根本没有先验美的本质,还是美学家们的思考位置出现了失误?笔

6、者认为,这实际上属于同一个问题,即思考范式(知识型)的构形直接决定着思维的逻辑及其结果,进一步说,人们审视美的特定视角就建构着某种具体的美学事实。何谓身份思考?它是一种强调思考行为的主体身份问题。思考作为观念陈述的一种方式,一端连接着思维的结果,另一端连接着行为主体,这是一个内在的连贯性过程,其中,各个组成因素之间互相制约,互相定义。简言之,某个思考行为及其所包含的结果并非意味着与主体的隔断,而是深层次地关联着思考主体的特定身份,诸如人的利益诉求、语境、陈述视野、各种成见等等。正是这类身份标志,才决定着人们的透视视野及其运思逻辑,并最终影响着思维的结果形态。就西

7、方传统美学观念而言,它所遵奉的思考范式一直归属于无身份陈述。很多美学家在表述各自的美学观念时,试图立足于真空之中,从存在论上(或许是无意的)忽略或忘掉了自己的特定身份,即自己的有限性存在语境,从而割断了思考行为的连贯性或一体性,最终做出了各种欲强行推及一般却始终无法实现的美学结论。反之,如果换个位置思考,美学家们将自身的各种特定身份介人进去,那么就会发现,所有的不同美学观念及其审美判断都有存在的合法理由,它们虽然是异质的,无法通约的,但并不妨碍其和平共处的可能性。下面便结合着西方传统美学史中两位代表性思想家的美学观念,作一下佐证。在(大西庇阿斯》篇中,柏拉图做了

8、给美下定义的最初尝试,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