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身体观看:庄子的哲学思考路线

从身体观看:庄子的哲学思考路线

ID:10684884

大小:5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7

从身体观看:庄子的哲学思考路线_第1页
从身体观看:庄子的哲学思考路线_第2页
从身体观看:庄子的哲学思考路线_第3页
从身体观看:庄子的哲学思考路线_第4页
资源描述:

《从身体观看:庄子的哲学思考路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身体观看:庄子的哲学思考路线一、身体之疑从哲学家的角度来看,人的身体就是宇宙。我们所有的是非标准都是以此为前提而产生的,社会形成的所谓公认的真理,不过是我们相同的身体体验罢了。而这种自我中心的判断本身就带有很大的虚妄特征,因为世界在另一种体认模式下完全可能是截然不同的。人类只会用身体去证明身体,客观是无处寻找的。几千年前,庄子那超拔的哲学头脑就开始了这样的怀疑:夫知有所待而后当,其所待者特未定也。庸讵知吾所谓天之非人乎?所谓人之非天乎?可以说他的哲学正是以此为生发点来反观生命的。在内篇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庄子对身体的异常变化的关注,他用一种或明或暗的具

2、象陈述来引出身体不可靠的感知现象和认知现象。至于目的,与其说是为了让人自我怀疑世界,落入虚无,不如说是为了打开人的心境,在更高的平面去重新审视原先那逼仄的人生。1.感知的变异相对而言,感知是被动的,是身体对外物刺激的反应。一般情况下,身体的感知经验都是指向本体、指向自我并且是稳定不变的,人们把这看做理所当然的基本常识。在《庄子》中,各种感知变异的情况往往都被有意凸显出来,总结起来大致有离移化梦四种。这些变异引导我们得出一些超出常规的结论。离是身心可以分离。例如:南郭子纂隐机而坐,仰天而嘘,答焉似丧其耦。形如槁木,心如死灰。这就是吾丧我的状态。移是此心可

3、以移入彼身。最典型的就是庄子说鱼之乐的故事,庄子认为自己的心可以移入鱼身,进而体验到鱼的快乐。化是身体之形可以变化。在开篇《逍遥游》就有了著名的鲲化而为鹏的故事,鲲没有借助任何外力,就由鱼变作了鸟,这可以看做人体形化的隐喻,人体的生老病死都是一种本体变化。梦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却有着不正常的感知体验。庄周梦蝶就是这种非常感知的例子: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成语是一种长期相沿习用的言简意赅的定型语,是经过人们一再推敲、反复锤炼而成的语言精华,是人们认识的结晶,它概括

4、了人们在探知客观世界奥秘中的实际体验与思维成果,包含了深刻的哲学道理。一、物质与意识1.物质是在意识之外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随物赋形。它说的虽是作画之理,即画画要针对事物本身的不同形态,给予形象生动的描绘。但同时也说明了物质是可以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的。掩耳盗铃。偷铃的人怕别人听到钟声而捂住自己的耳朵,这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做法。在人之外,不以人为转移。声音是客观存在的。决定它的也是客观性的东西,不论你怎样捂住耳朵,它都不会因此而消失。此类成语还有:画蛇添足;凭空捏造;杞人忧天;无中生有。2.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意识要发生作用必须以物质为

5、基础。因而,过分地强调意识的作用都是错误的。如:画饼充饥。画饼只是人们头脑中饼子观念的表现,就如房屋设计图案只是关于房子观念的表现一样,实质上还是思想形态的东西。企图以画饼来充饥,无异于用精神代替物质,用幻想代替现实,其结果是陷入唯心主义的空想。此类成语还有:望梅止渴;白日做梦;描鬼画神。二、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1.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如触类旁通。接触过某方面的事物能了解同类的另一些事物。这说明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事物,而且能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促使认识的深化。意识活动对客观世界具有改造作用。表示这一含义的成语有: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人定胜天

6、;愚公移山。然而,有时人们会忽略意识的能动作用。如:因噎废食,就是一种消极悲观的态度。2.物质都有其客观的规律性。物质的规律性是客观的,违背了客观规律就要遭到客观规律的惩罚。如:揠苗助长本来是想庄稼长得快,但因违背了庄稼的生长规律,其结果是揠苗助桔。受到了客观规律的惩罚。3.要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要主观符合客观,主客观相统一。在成语中,有些内容反映的却是主观脱离客观的思想。这类成语有:钻冰求火;竹篮打水;救火投薪。三、运动观1.物质的运动是多样的、复杂的。反映哲学这一意义的成语有:千变万化;变幻莫测;瞬息万变动是运动的一般形式,而静是运动的特殊形式

7、。成语百动不如一静,反映的就是动与静的对立统一关系。而有些成语反映的却是否认了物质的运动。如:刻舟求剑。剑掉在水里,人却不立刻下水找剑,而只是在船上刻下掉剑的地方,等船停了再找剑。这样自然是找不到剑了。船是运动的,水是运动的,掉剑的地方肯定就会变了。2.物质运动总是同时间、空间相联系的。如:光阴似箭。形容时间过得快。这种快是与人的一生或一段长时间相比较而言的。体现了时间、空间的运动。时间是指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时间与空间是不可分割的。如:远水救不得近火。时间是以物质在空间的运动来度量和认识的。这个成语一远一近有着鲜明的空间特

8、征;一缓一急又有着鲜明的时间特征。用空间特征借喻时间特征,表示空间与时间的不可分割的联系。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