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氧化镍对大鼠肺组织的损伤探析

纳米氧化镍对大鼠肺组织的损伤探析

ID:10690174

大小:5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7

纳米氧化镍对大鼠肺组织的损伤探析_第1页
纳米氧化镍对大鼠肺组织的损伤探析_第2页
纳米氧化镍对大鼠肺组织的损伤探析_第3页
纳米氧化镍对大鼠肺组织的损伤探析_第4页
纳米氧化镍对大鼠肺组织的损伤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纳米氧化镍对大鼠肺组织的损伤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纳米氧化镍对大鼠肺组织的损伤探析纳米材料作为一种新型材料被广泛应用,其可以通过呼吸道、皮肤、消化道等途径进入人体,并导致机体不同水平的毒性损伤[1].纳米氧化镍主要用作燃油催化剂、着色剂等[2],也大量存在于汽车尾气和焊接废气中,人们可通过多种途径接触,如职业接触、纳米颗粒逸散引起的环境暴露等[3].但现阶段对纳米氧化镍的研究多集中在制备与应用,其危害机体健康的相关资料较少。本研究采用纳米氧化镍进行非暴露式气管滴注法染毒,讨论纳米氧化镍致大鼠肺的毒性,为进一步评估纳米氧化镍对肺部损伤效应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仪器与试剂    纳

2、米氧化镍(nmNiO,30nm,球形,纯度>99.5%);微米氧化镍(μmNiO,30μm,球形,纯度>99.5%)(上海晶纯实业有限公司);碱性磷酸酶试剂盒;酸性磷酸酶试剂盒;蛋白试剂盒;白蛋白试剂盒乳酸脱氢酶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723N可见光分光光度计(上海精科);TDZ4-g/ml纳米氧化镍和20mg/ml微米氧化镍粉尘悬液,每次染毒前振荡混匀。    1.3染毒方式    g/ml)及纳米氧化镍(0.8、4、20mg/ml)组。10%水合氯醛0.35mg/100g腹腔注射对大鼠进行麻醉,再注射青霉素链霉素(0

3、.5mg/只),采用非暴露式支气管注射对大鼠进行染毒,每3d灌注1次,共灌注5次。染毒期间动物不进食、不饮水,其余时间自由进食饮水。    1.4样品制备及各项指标的测定    1.4.1血清制备:大鼠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麻醉后,充分暴露腹主动脉,采血5ml后放血处死大鼠。收集血液2500r/min离心5min,取上层血清分装,-20℃保存。用于生化指标检测,检测项目包括:总蛋白、白蛋白、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    1.4.2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制备:在最后一次染毒24h后,乙醚麻醉下打开大鼠腹腔,腹主动脉放血处死后,将胸腔打开

4、,剥离肺,暴露气管,结扎左肺,在主气管处剪一V形小切口,插入灌洗针头,结扎固定。用37℃0.9%氯化钠注射液作为灌洗液对右肺灌洗,将0.9%氯化钠注射液缓慢注入肺内,同时轻轻按摩胸壁,然后缓慢抽出灌洗液。灌洗2次,第1次注入6ml,收集3ml,第2次注入3ml,抽吸2次混匀,收集3ml.肺泡灌洗液2500r/min离心15min,收集上清液待测总蛋白、白蛋白、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    1.5统计学分析    所有实验结果均以x±s表示。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进行组间两两比较时,

5、若方差齐时,采用SNK检验(Student-Nean-Keuls法);若方差不齐时,采用Games-Hon;6)nm,最大直径35.96nm,最小直径12.98nm.    2.2实验大鼠的一般情况:实验期间,对照组动物的行为、外观、摄食、饮水及大小便等均未观察到明显异常,染毒组大鼠出现毛发蓬松,精神状态差、活动量减少等情况。    2.3纳米氧化镍对大鼠的体质量影响:见表1.染毒期间,随着时间增长,各剂量组大鼠体质量均持续增长。同一染毒期间各剂量组动物体质量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米染毒剂量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6、P>0.05),同等剂量纳米与微米染毒组间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总蛋白、白蛋白、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水平的变化:见表2.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总蛋白含量、白蛋白含量、乳酸脱氢酶活力、碱性磷酸酶活力和酸性磷酸酶活力与0.9%氯化钠注射液对照组相比,纳米氧化镍中、高剂量组均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5大鼠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水平的变化:见表3.染毒期间,随着时间增长,各剂量组大鼠血清中总蛋白、白蛋

7、白、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水平均持续增长。同一染毒期间各剂量组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水平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米染毒剂量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等剂量纳米与微米染毒组间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近些年来对金属氧化物纳米毒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细胞水平上。文献[4,5]报道金属氧化物类纳米材料随着使用浓度的升高,其导致的细胞死亡随之升高,而且能引起线粒体破坏、乳酸脱氢酶的漏出,以及细胞的形态异常。相比体外实验

8、,活体实验的资料,尤其是对氧化镍纳米材料的研究相对缺乏。本试验为了解纳米金属氧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