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冲基金风云录》读后感

《对冲基金风云录》读后感

ID:10692575

大小:26.8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7

《对冲基金风云录》读后感_第1页
《对冲基金风云录》读后感_第2页
《对冲基金风云录》读后感_第3页
《对冲基金风云录》读后感_第4页
资源描述:

《《对冲基金风云录》读后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读《对冲基金风云录》一书有感在选择第一本金融学课外读物时,由于长期以来对MorganStanley这家国际顶尖投资银行的好感和向往,我选择了为她效力30年之久并从首席战略官的位置上跳出来成立了自己的对冲基金的巴顿·比格斯先生著的《对冲基金风云录》。亦如巴顿·比格斯先生本人,这本书的行文风格谦和而亲切。作者以讲故事人的口吻,叙述了他在投资界40余年的亲身经历和他所接触到的诸多优秀投资者的冒险史与个人奋斗史。一、对此书的整体感悟阅读这本书的收获是多方面的。首先,它让我这个对金融知识尚知之甚少的“门外汉”对对冲基金有了最初步的了解。书中没有

2、具体的投资理论或分析模型,但是作者的投资理念和对近一个世纪以来的股市行情的分析已渗透到了整本书中。作者是个多/空头持股的不可知论者,同时又偏向于价值投资。从他的眼里,我看到了在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70年代的经济滞涨以及90年代末期的互联网泡沫破灭中,各路投资经理们的经营手法和跌宕起伏的人生。有人能赚得盆满钵满就意味着有人要赔得血本无归,投资生存战的零和博弈总是那么残酷。其次,这本书如同一个望远镜和放大镜,使我有机会对鲜为人知的“刺猬”(hedgehog)们的生活进行近距离的仔细观察。在我曾经看过的不少关于华尔街的好莱坞电影中,投

3、资经理们都过着挥金如土的体面生活,他们是上流社会的精英,操纵着各类衍生品的市场走势,控制着美国乃至世界的金融命脉。然而,在这本书中,作者以一个亲历者的身份,为我们解开了这些精英的神秘面纱,展现出了他们最真实鲜活也最复杂奇特的生活方式。沿着安多福(Andover)——耶鲁——哈佛商学院的辉煌路线,他们大多数人出身名校,凭借敏捷的头脑、扎实的功底和广阔的见识参与着一场竞争激烈的金钱游戏。在这场刺激的游戏中,他们的表现不是以任何人性化的标准来衡量的,而是完全反映在硬性的量化标准上。成者为王,败者为寇。这让我想起了MorganStanley现

4、任亚太区联席CEO孙玮说过的话:“在投行业务的竞争中,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越来越低,专业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客户对于‘谁打电话来’越来越不敏感,而越来越在乎找到一个真能帮助做好估值、发好价格的投行。”人们记得的总是资金管理人最近的表现。因此,为客户创造连续高回报的业绩可以使你大红大紫,一个疏忽造成的失误却可能使你面临失业并走向人生的低谷。你可以享受成功时的春风得意,但要随时警惕危险的骤至,因为这个收入最高的行业也最缺乏包容。此外,这本众多基金经理的枕边书告诉了我要想进入职业投资这个高挑战性领域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正如作者所言,“投资是一种艺

5、术,智慧、经验、勤奋、对历史的了解、开放的头脑、专注的心情,这些都是成为一只成功刺猬的要素——当然,直觉、想象力、灵活性,也许还包括一丝预知未来的本能,也同样重要”。可以说,对冲基金中的大赢家们都是多面手。他们集金融学家、艺术家、哲学家、历史学家和预言家的智慧于一身,依靠这些才华攀登着事业的高峰。同时,他们要默默洒下比常人更多的汗水和泪水,忍受常人难以体会的孤单和绝望,因为——高处不胜寒。二、几个触动我心灵的故事在比格斯提到的各色基金管理者和经理人中,有几位的经历令我印象深刻并感触良多。他们的故事很具有代表性,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资金管理

6、者必须面对的来自同行、客户、上司、家庭以及经济大环境等各方面的压力。爱笑的吉尔伯特不再笑1996年,40出头的吉尔伯特经营着自己的对冲基金。在我看来,他最大的魅力便是那灿烂、欢快而真诚的笑。正如作者写到的,“他说话时总是带着笑。他可以笑着告诉你他最优秀的分析师刚刚跑了,或是他最大的多头丢掉了赚一笔大钱的机会”。在基金管理者这个高强度的岗位上,要时常保持轻松、真诚而非职业的笑容绝非易事,所以吉尔伯特的从容达观便更加难能可贵。一开始时,他筹到的钱并不多。但靠着20世纪90年代晚期的互联网繁荣和技术股牛市,他大赚了一笔,基金规模扩大到了5亿

7、美元。他把办公室搬到格林尼治,如日中天的事业仿佛才刚刚起步。但他没意识到的是,他的身边正暗藏着两颗破坏力极强的炸弹,随时可能爆发,把他摧残得遍体鳞伤。一颗炸弹是互联网泡沫的破灭。吉尔伯特是一个“题材股”、趋势投资者,对市场走势的错误判断导致损失几乎不可避免。2000年,他的基金下跌了15%。2001年夏天,网络科技股溃不成军,他的投资组合中充斥着正在陨落的昨日之星。到9月份时,他又亏掉了30%。他的投资者大多数都是新加入进来的,这些人没赶上以前的好日子,撤资时都忘不了责问他几句,有人甚至想以玩忽守职罪起诉他。自然,在这段时期里,他的个

8、人账户没有任何进项。此时,另一颗炸弹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那便是他的妻子莎伦。莎伦想要处房产,吉尔伯特只好花1000万美元在环山路购置了一栋古老的石头大宅,那差不多是他当时身家的半数。不甘人后的莎伦还捐助了当地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