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邓小平政治哲学的继承与超越

浅析邓小平政治哲学的继承与超越

ID:10693159

大小:5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07

浅析邓小平政治哲学的继承与超越_第1页
浅析邓小平政治哲学的继承与超越_第2页
浅析邓小平政治哲学的继承与超越_第3页
浅析邓小平政治哲学的继承与超越_第4页
浅析邓小平政治哲学的继承与超越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邓小平政治哲学的继承与超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邓小平政治哲学的继承与超越邓小平政治哲学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无论是在政治本体、政治价值还是政治方法上都有质的超越。编辑老师为您整理了邓小平政治哲学的继承,希望帮助可以帮助到您。作为一名杰出的政治家,邓小平的政治哲学思想是其政治理论的高度抽象和概括,是其政治实践的全面总结,是他政治智慧和政治品德的统一体。邓小平政治哲学是在反思历史经验、汲取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古典哲学智慧的基础上所建立的适应现代政治发展的价值规范体系,有极浓郁的中国神韵和鲜明的民族特色。笔者仅从政治本体、政治价值、政治方法等三个方面探讨邓小平政治哲学对中国传统政治哲学思想的继承与超越。一、继承和超越传统民本思想

2、,发展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思想邓小平站在唯物史观的新高度,批判地继承了古代的民为贵、民为上思想,结合中国社会现实,提出具有全新时代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思想。1、传统民本思想认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所以要求君主做事不要违背百姓的心意,主张贵民。荀子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1]孟子则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2]认为当政者的政治措施要合乎人民的意愿,注意民心的向背。孟子说: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者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也。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也,[3]管仲则认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4]这些都

3、是在说明顺民心,得民意的重要性。但传统民本思想主要的是从维护君主利益及其有效统治的角度提出来的。它是献给君主的一付清醒剂,是为了专制王朝的长治久安。邓小平则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因此必须以人民为政治发展的主体和国家的根本。邓小平认为以民为本就意味着人民群众不是消极被动的历史客体,而是创造人类历史的真实主体。邓小平指出: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由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我的功劳是把这些新事物概括起来,加以提倡。[5]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总是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高兴不高兴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邓小平作为

4、开启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总设计师,他的思想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对于今天继续解放思想,实现科学发展具有很深的现实针对意义。编辑老师为您整理了邓小平理论中的西方思想渊源,希望帮助到大家。任何一种理论如果不能及时接受和吸纳人类历史上各种先进思想的宝贵成果,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那它的生命力是值得怀疑的。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就是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产物,其中邓小平同志在这方面表现十分突出,他认为我们要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1]他不仅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结合起来,而且敢于大胆吸收和借鉴西方国家先进思想家和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现实肯

5、定成果,为我所用,并在这个基础之上发展自己的理论和实践,这种胆略和气魄使得他无愧于一个真正的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设计师。本文仅就邓小平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方面对西方先进思想和实践的借鉴和发展谈一些看法,希望对我们今天能有所启发,从而进一步解放思想,实现科学发展。一、借鉴并发展哈贝马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哈贝马斯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精神,他对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的批判,主要是同对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社会功能的分析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这样说,在一定的意义

6、上,他对科学技术社会功能的分析就是其整个社会批判理论的核心。哈贝马斯是西方世界第一个明确提出当代社会已是一个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社会的思想家。他指出:自19世纪以后25年以来,在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出现了两种引人注目的发展趋势:其一,强化国家干预,这确保了制度的稳定;其二,推进科学研究与技术之间的相互依存,科学、技术及其应用结成一体,这使科学技术成了第一位的生产力。[2]哈贝马斯首次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位的生产力命题,深化了马克思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论断。哈贝马斯认为科学技术在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中上升为第一位因素的依据是:第一是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技术科学化,科学研究与技术之间的相互依赖,

7、科学技术及其运用结成一体等特征;[3]第二是科学技术成为一种独立的系统变数和独立的剩余价值。应该说,哈贝马斯敏锐地捕捉到了时代的变化,特别第一点是抓住了问题的关键,认识到了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主要根据和重要标志,认识到科学技术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在现代社会中,科技与生产日益联为一体,科技的应用给经济带来几何倍数的增长。早在19世纪40年代,由于蒸汽机和其他大机器的广泛应用,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