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例男扎术后附睾淤积症患者综合治疗体会

156例男扎术后附睾淤积症患者综合治疗体会

ID:10693299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7

156例男扎术后附睾淤积症患者综合治疗体会_第1页
156例男扎术后附睾淤积症患者综合治疗体会_第2页
156例男扎术后附睾淤积症患者综合治疗体会_第3页
156例男扎术后附睾淤积症患者综合治疗体会_第4页
156例男扎术后附睾淤积症患者综合治疗体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156例男扎术后附睾淤积症患者综合治疗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156例男扎术后附睾淤积症患者综合治疗体会[中图分类号]R699.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4208(2009)11-0081-03附睾淤积症是输精管结扎术后一种常见的并发症,据统计,发病率约为0.63%。为提高对此并发症的诊疗水平,作者现将自2001年至2007年本站收治的156例输精管结扎术后附睾淤积症患者的综合治疗与随访结果回顾分析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2001年10月至2007年10月本站共收治输精管结扎术后附睾淤积症156例,其中农民122例,干部或职工34例;平均年龄在40.2岁(33~70岁),其中33-40岁27

2、例,41~50岁82例,51-60岁32例,61岁以上15例;病程平均6.8年,其中不足1年者95例,2~5年者29例,5~10年者14例,10年以上者18例。1.26临床资料 本文156例研究对象均为本地区实行输精管结扎手术的已婚育龄男性人群,患者表现为手术后阴囊内坠胀痛并逐渐加重,不能从事正常劳动或工作,严重者影响日常生活质量。查体触诊附睾单侧或双侧触痛且头尾部均匀肿胀,尾部尤为明显;患侧近睾段输精管明显增粗:严重者于附睾部查体可扪及结节,彩色多普勒扫描图像特点为大小不等的强回声结节或小的囊肿样改变。其中单侧附睾发病者35例,双侧者121例;精液检查结果有

3、9例发现少量精子(均为单侧发病者),其余均为无精子。经鉴定诊断为输精管结扎术后附睾淤积症。1.3治疗方法 ①心理疏导暗示及生活指导:耐心解释输精管结扎术后的正常生理适应过程,以便消除顾虑,配合治疗。特别是对于病程较短且症状较轻的患者嘱其多平卧休息,减少辛辣饮食,同时避免过度性生活。②物理治疗:阴囊局部定期微波、红外光照射治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附睾吸收功能。③药物治疗:应用足量广谱抗生素防止有混合感染;配合中医中药方剂:白花蛇舌草、川楝子、陈皮、橘核、泽泻、川断、通草各10―12g,水煎服用,每日一付,该方具有抑制生精功能和控制炎症的作用药渣经水再煎后,温

4、后坐浴20分钟,10日一疗程,连用364疗程。对有情绪紧张、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的患者,可适当给予镇静药物及安慰剂配合治疗。④局部封闭:常规消毒阴囊皮肤后,以强的松龙12.5mg或地塞米松5mg封闭;或庆大霉素8万u加1%普鲁卡因3ml局部封闭止疼消炎(做附睾周围局封时,要防止针尖刺破附睾管引起精子外溢形成精子肉芽肿)。⑤穿刺抽吸法:常规消毒阴囊皮肤,三指法固定近睾端输精管,用10ml注射器及7号注射针头穿刺入输精管管腔,朝着附睾部方向进针约0.8~10cm,固定注射针不滑脱,并负压抽吸近睾端输精管内淤积的附睾液,同时一手顺着附睾头、体、尾部按摩挤压附睾管内淤

5、积的附睾液逐步流入近睾端输精管管腔内,一次抽吸至附睾部塌陷为止。一般2周一次,根据病情轻重酌情减加抽吸次数。⑥手术治疗:对长期上述治疗无效,附睾均匀性肿大,表面光滑有弹性者,可做输精管吻合术。对附睾有结节状改变,失去弹性者,可考虑行附睾切除术。1.4治疗结果评价标准 痊愈为临床症状消失或有轻度不适,易被忽视,附睾检查已变软或接近正常,能正常生活和劳动;好转为有轻微疼痛或(和)坠胀不适,虽无法忽视但不干扰日常生活,附睾检查与治疗前相比已缩小,能从事较轻体力劳动的;无效为临床症状无缓解,附睾检查较治疗前无改变。2结果156例患者经过上述综合治疗之后,治愈47例,好

6、转98例,无效11例。12例患者经输精管吻合术后治愈6例,好转4例,无效2例;7例患者经附睾切除术后好转5例,无效2例。3讨论6输精管结扎术是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的节育措施,医源性阻断输精管后,睾丸中曲细精管继续产生精子,由于管腔压力增高而受到抑制。当附睾液新的动态平衡不能形成时可导致精子及附睾液排泄障碍,淤存在附睾内,引起附睾的阻塞症状,如果合并感染、损伤等则诱发或加重该症状。国内学者研究认为:输精管结扎术后3个月,出现阴囊内胀痛、附睾肿大及压痛等症状应考虑附睾淤积症。3.16治疗附睾淤积症应重视心理因素 在以往的文献报道中往往忽视这一治疗手段。由于人类生殖

7、道对淤积的适应力较强,绝大多数人在输精管结扎后能够顺利恢复分泌与吸收之间的平衡状态。但是一部分受术者对身体的某些细微的身体变化比较敏感,甚至出现难以承受的神经精神症状(即心理障碍),其发病原因是受术者性格缺陷和精神因素(如怕痛、怕出血、怕丧失劳动力、怕搞坏身体等)存在,且性格缺陷是发病的基础。心理压力加重会增加神经递质的分泌,导致神经内分泌的失衡,从而引起慢性疼痛和疲劳综合征,同时增高催乳激素水平,并有免疫系统损害。因此心理疏导和暗示会在治疗过程中非常必要。有的受术者误认为绝育手术是“阉割”,部分受术者希望获得赔偿(如免费医疗、生活补贴等),在潜意识中形成一种

8、难以消除的补偿心理反应,常常把患病责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