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占犯罪若干问题探讨论文

侵占犯罪若干问题探讨论文

ID:10696594

大小:5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7

侵占犯罪若干问题探讨论文_第1页
侵占犯罪若干问题探讨论文_第2页
侵占犯罪若干问题探讨论文_第3页
侵占犯罪若干问题探讨论文_第4页
侵占犯罪若干问题探讨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侵占犯罪若干问题探讨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侵占犯罪若干问题探讨论文..侵占犯罪是行为人将自己持有、保管的公私财物或利用职务之便将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已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一种侵犯财产的犯罪。修改后的《刑法》,在侵犯财产罪一章中区分二种类型,对侵占犯罪进行了规定,即刑法第二百七十条规定的侵占罪(该条所规定的侵占罪又分为第一款规定的侵占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的行为,第二款规定的侵占他人遗忘物、埋藏物的行为)和第二百七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的职务侵占罪。刑法区分了侵占犯罪的不同类型,确立了侵占犯罪的认定标准和刑罚尺度..,使司法机关在查处和打击侵占犯罪时有了法律依据,这对于维

2、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完善对公私财产所有权的保护,均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在司法实践中,根据审理的侵占犯罪的案件情况,如何正确理解、适用新刑法第二百七十条、第二百七十一条所规定的侵占犯罪,以及如何完善有关侵占犯罪的规定,尚值得探讨。一,问题辨析(一)关于侵占犯罪的主体一般认为,构成刑法第二百七十条侵占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年满十六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与财物所有人或管理人有保管关系的自然人。笔者认为,与财物所有人或管理人形成保管关系的自然人,成为本罪的主体,这是毫无疑义的,但从理论上分析,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似可成为

3、本罪的主体,实践中单位侵占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的现象并不少见。个人或单位出于信任或委托关系,将其财物交由个人或单位代为保管,保管人为个人的,将代为保管的财物非法占为已有,且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其侵占行为人成为本罪的主体;而如果保管人是单位的,单位实施侵占行为将保管、管理的财物据为单位所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其行为亦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然而,从刑法第三十条对单位犯罪的规定看,单位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并非都应由刑法调整,只有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才应当负刑事责任。从新刑法的立法体例看,凡单位为犯罪主体的,都明确规定:对单

4、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进行处罚。因此,刑法第二百七十条第一款侵占犯罪的主体是自然人,不包括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单位实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第一款之侵占行为的,不构成犯罪,不能适用该条款。但笔者认为,不论是个人还是单位,实施侵占行为,将代为保管的财物非法占为个人或单位所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其行为均具有社会危害性,单位将“代为保管”的财物非法侵占为其单位所有,是一种严重的侵犯财产所有权的行为,其行为与一般的民事、经济纠纷中的侵权行为有所不同,特别是有些单位利用保管、管理之便侵吞国有资产的行

5、为。尽管从民事侵权或违反合同这一角度,被侵占财物的企业或个人可以提出返还或赔偿的要求,但侵占财物的单位拒不返还或无力赔偿时,如不以刑罚加以处罚,不足以保护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单位不能成为侵占罪的主体,这似是立法上的缺陷。(二)关于侵占罪的犯罪对象刑法第二百七十条第一款规定: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已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根据该法条的表述,本罪的侵害对象是“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那么,如何理解“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的范围呢?从新刑法第二百七十条第一款的表述看,极易形成歧解。对“代为

6、保管的他人财物”包括的范围,在理论界与司法实践中均有不同的认识。有人认为仅指“保管人依保管合同而占有的他人财物”,也有人认为还应包括一切行为人占有的负有一定保管义务的他人财物,如租赁物、借用物、代管物、托管物、抵押物及承包所占有的财物等。“对“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的范围,法条中并未明确,上述两种观点均有一定道理,但笔者都不敢完全苟同。从字面上理解,侵占财物的行为人应是负有保管之责的人员,保管之责的产生主要是基于行为人与财物所有人或管理人之间的保管合同关系,但如果仅强调保管人与财物所有人或管理人之间的保管合同关系,并以此

7、确定侵占他人财物罪的侵害对象,则难免会导致立法的局限或疏漏,使无保管合同关系但负有特定保管义务的行为人的严重侵占行为无法得到刑罚的惩治。如果将“代为保管为他人财物”理解为一切行为人占有的负有一定保管义务的他人财物,则难免失之宽泛,因为行为人持有不属于自己的他人财物时,均负有一定的妥善使用或保管义务,且负有依法律或合同返还财物之责,如果行为人将自己占有的他人财物占为已有,均按侵占罪惩治的话,那么本罪的侵害对象是指“先行占有的他人财物”,而非该法条所规定的“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了。因此,从法条的表述来分析,第二种意见似与立

8、法原意不甚符合。我国刑法典中第一次规定了侵占罪,对于如何适用有关规定,在实践中难免有不同的认识,有鉴于此,在立法解释或司法解释未阐明“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的范畴以前,以严格掌握本罪的犯罪对象的范围为宜。(三)关于侵占罪的客观方面要件刑法第二百七十条一款所规定的侵占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转为已有,拒不退还的行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