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教育和教学的关系

浅议教育和教学的关系

ID:10698665

大小:21.1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7

浅议教育和教学的关系_第1页
浅议教育和教学的关系_第2页
浅议教育和教学的关系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议教育和教学的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GeneratedbyUnregisteredBatchDOC&DOCXConverter2011.3.403.1476,pleaseregister!浅议教育和教学的关系江苏省运河中学赵建华自国家教育部2009年4月召开全国加强学校管理、规范办学行为推进会以来,切实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逐渐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日益深刻地理解并日趋全面地落实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这一工作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也逐步被人们所认识和理解,并不断地转化为自觉地行动。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纷纷出台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规范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措

2、施,在很大程度上转变了老师、学生以及社会各方面的观念,并取得相当的成果。在这一度被部分人士称教育新政的政策强势推动下,规范办学行为,实施素质教育似乎已成为整个社会的共识。然而,伴随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衍生的种种新的、应当说也不乏可喜的令人目不暇接的举措中,如何打造高效课堂,以实现减负增效,几乎可以说是当今学校管理工作中的最强音,不无夸张地说,追求高效课堂或已成为不少学校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毫无疑问,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是围绕学科的课堂教学展开的,也主要服务于课堂教学,并在课堂教学的丰硕成果中彰显其价值,还在相当程度上强化“教学是学

3、校的中心工作”这一由来已久的观念。笔者以为,高效课堂未必是高效教育。片面强调高效课堂建设,以至于把它确定为学校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也许会有违规范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初衷。为此,我们有必要重新追问、审视一个基本的关系,即教育和教学的关系。一、教育与教学的内涵1.教育的涵义广义的教育是泛指凡是能增长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

4、要的人的活动。2.教学的涵义广义的“教学”就是一定时间、地点、场合下的传授经验的活动,即是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学习的活动。狭义的教学是在学校中传授经验的活动,即是指在学校教育活动中,以教师传授知识、技能和学生获得知识、技能为基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活动。显然,我们这里要探讨的是狭义的教育和狭义的教学的关系。二、有关教育专家对教育与教学关系的认识1.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观点赫尔巴特(1776-1841)——德国教育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赫尔巴特被西方教育史界誉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的《普通教育学》一书被视为

5、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他有“科学教育学之父”(“现代教育学之父”)的称谓。3GeneratedbyUnregisteredBatchDOC&DOCXConverter2011.3.403.1476,pleaseregister!他提出“教育性教学”一词。他说“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的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则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也就是说,教学的目的是教育,教育的手段是教学。2.苏霍姆林斯基的主张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前苏联当代最有名望的教育家。他认为教育就是形成“可受教

6、育的能力”——使一个人对自己的成就和挫折非常关心。这一点,在我看来,乃是教育的核心,是教育的最宝贵之点:使一个人想成为一个好人,想竭尽自己整个心灵的全部力量,在集体的眼里把自己树立起来,显示出自己是一个优秀的、完全合格的公民,诚实的劳动者,勤奋好学的思想家,不断探索的研究者,为自己的人格的尊严而感到自豪的人。这就是我们必须细心地准备的土壤。最聪明的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最完善的教学方法——这一切都将化为乌有,如果我们只把希望寄托在教学大纲、教科书和教学方法的话。我们现在必须认真考虑从根本上改革学校的全部教育工作。3.陶行知的观点陶行知(189

7、1-1946)安徽歙县黄潭源村人,是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提出“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再看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有关论述:新华网北京2010年7月29日电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这是21世纪我国第一个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1)《纲要》序言部分第一段的表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

8、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