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投资是否导致国进民退

政府投资是否导致国进民退

ID:10700204

大小:65.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07

政府投资是否导致国进民退_第1页
政府投资是否导致国进民退_第2页
政府投资是否导致国进民退_第3页
政府投资是否导致国进民退_第4页
政府投资是否导致国进民退_第5页
资源描述:

《政府投资是否导致国进民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政府投资是否导致“国进民退”  关键词:政府投资;私人投资;挤入效应;挤出效应;房地产    政府投资是否导致“国进民退”,问题的实质是政府投资与私人投资的关系,即政府投资对私人投资的作用是“挤出”还是“挤入”。我国此轮大规模的政府投资中,有相当大的比重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等房地产业领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相关研究认为,国家4万亿元投资计划中,与房地产业有直接关系的占32%。从国际上看,房地产业与整个经济的兴衰密不可分。大约半数以上的国家在遭遇金融危机前都有过泡沫经济的经历,特别是房地产泡沫的困扰。而且,房地产业历来也是各国政府在通货紧缩或者通货膨胀阶段进行宏观调控的

2、首选产业之一。因此,对房地产业政府投资研究的重要性由此凸显。    一、文献综述    近年来,关于政府投资与私人投资的研究成果日渐丰富,根据不同观点,可以将关于政府投资与私人投资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划分为以下三大类。  第一类,认为政府投资对私人投资存在挤出效应,即政府投资的增加会导致私人投资的减少。  持有此类观点的学者主要有:Evans和Kan(1994)通过对美国48个州1970-1980年的数据分析,评价政府投资对私人部门经济增长的影响,认为政府投资中的教育投资对私人投资效率的提高有积极意义,但是其他项目的政府投资并没有明显的效果,甚至体现出负面的影响。Nazmi和

3、Ramirez(1997)利用1940-1991年墨西哥的投资数据研究了政府投资、私人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现私人投资和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都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但政府投资对私人投资会产生挤出效应。NLooney(1999)对巴基斯坦的数据分析显示,政府投资不仅抑制了私人部门的发展,而且也对私人投资产生了挤出作用。mAhreed和Miner(2000)在政府预算约束条件下,通过比较债务融资和税收融资这两种不同融资方式下的政府投资效应,发现税收融资下的政府投资比债务融资下的政府投资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更大;在其研究的所有国家中,用于公共安全和福利的政府支出都会降低投资水平。袁东和

4、王晓锐(2000)通过对中国20世纪80年代国债发行方式、经济体制等方面的研究,认为在短缺型经济条件下,以国债发行作为融资方式的政府投资,直接挤出了一部分银行信贷投放和居民个人消费,产生了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但挤出机制不是通过资金需求紧张、利率上升致使私人部门的投资减少,而是直接抽走一部分“预算外资金”和居民可支配收入以及其它形式的社会资金造成的。曹建海、朱波、赵锦辉(2005)通过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1980-1999年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认为经济增长对私人投资有很强的促进作用,但政府投资对私人投资有明显的挤出效应。楚尔鸣、鲁旭(2008)通过建立三变量结构向量自回

5、归(SVAR)模型对1981-2005年中国的数据分析表明,中国政府投资在一定程度上挤出了私人投资,且不利于产出增长。          第二类,认为政府投资对私人投资存在挤入效应,即政府投资的增加会带动私人投资的增长。  例如Aschauer(1989)通过对美国1949-1985年的数据进行分析,认为当公共支出作为生产要素投入,且与私人资本互补时,私人资本的边际生产率随着公共投入的增加而上升,因而政府投资促进了私人投资,美国1971-1985年全要素生产率下降主要是由公共资本增速降低引起的。郭庆旺、赵志耘(1999)就中国的政府投资是否产生挤出效应进行分析,认为在民间投资

6、对利率缺乏弹性的情况下,政府投资不会挤出民间投资,反而有利于启动内需,对民间投资产生挤入效应。Pereira(2001)基于脉冲响应分析和向量自回归分析,对美国政府投资对私人投资的影响进行检验,发现在总体水平上政府投资对私人投资产生了挤入效应,其中政府投资用于工业设备和运输设备时对私人投资的挤入效应尤其明显。刘溶沧、马栓友(2001)从实证角度分析了私人投资与政府投资的关系,发现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的挤出效应不显著,但公共资本的投入提高了私人部门的收益率,增加政府投资事实上带动了私人部门投资。㈣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2004)认为在发展中国家,经济中存在拥

7、挤性公共资本时,政府投资将刺激私人投资和私人资本的扩张。Martinez-Looez(2006)利用西班牙语地区1965-1997年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政府投资尤其是教育领域的政府投资对私人投资具有显著的挤入效应。陈浪南、杨子晖(2007)分析了1980-2003年中国政府支出和政府融资与私人投资的关系,经验结果表明,中国政府的政府投资提高了私人资本的边际产出,挤进了私人投资;当经济有效需求不足,社会存在大量闲置资金时,国债的发行不会对私人投资产生挤出效应,即使在国债产生挤出效应的情况下,只要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